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中的各方

白高國開戰啊!

梁太后籲出一口氣勉強按捺住內心的憤怒,問道:“那南蠻可答允了,遣還我國逃人的要求?”

田懷榮搖頭:“臣在汴京,遇到的每一個南朝官員,都說:百姓因慕王化歸義中國,何錯之有?況聖朝乃禮儀之邦,仁義之國,豈有驅趕歸義之人的事情?”

“他們還說:西夏王當修德布仁,以寬厚愛民為本。”

“若百姓安居樂業,國中太平,又豈有人民逃亡?”

梁太后聽著,緊緊握住了拳頭。

其實,她是現在西夏國內的對宋主和派。

她的長兄梁乙甫則是主戰派。

倒不是她有多麼愛好和平——實際上,這位年輕的太后,就是在軍中成長起來的。

她還懂兵法,知戰事呢。

她之所以主和,僅僅是因為她的兒子太小了。

她不想給梁乙甫太多立功、樹威的機會。

是的,梁乙甫是她的親哥哥。

兄妹關係還很不錯。

可是,她也不是沒有看過史書。

哥哥終究只是哥哥,不可能和她一條心。

一旦梁乙甫立下軍功,贏得威望。

而兀卒年紀又這麼小。

這興慶府中,哪裡還有她們母子的容身之地?

即使梁乙甫篡國後,不會殺她。

可一個前朝的太后,哪裡還有什麼權力?

可現在,南朝的答覆,卻讓她再難按捺了。

欺人太甚了啊!

南朝是真不怕,大白高國的鐵騎,踏入其邊城自取財帛?!

梁太后越想越氣,甚至生出,乾脆大發諸部之兵,去和南朝拼一把的念頭。

田懷榮卻是繼續說道:“啟稟娘娘,呂則官命臣現行快馬回國,乃是有一個要事,必須上稟娘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

“臣等在南蠻京城,見到了遼使耶律琚……”

“臣等發現,遼國使團,自耶律琚以下,皆與南朝君臣,往來甚密。”

“遼人甚至可以公開自由出入都亭驛,而南蠻上下熟視無睹。”

“遼使耶律琚等,更曾公開言:大宋天子與我朝皇太孫數互贈文章……還說,大遼皇太孫,以兄事大宋皇帝。”

梁太后聽著,怒火頓時消失的乾乾淨淨,理智重新上線。

宋、遼聯盟。

是党項人的夢魘!

連景宗(元昊)的時代,就對此極為恐懼,拼命避免。

對党項來說,得罪南蠻,就必須結好北虜。

而獲罪北虜,則必須不惜代價與南蠻媾和。

否則,南蠻從陝西來攻,北虜自賀蘭山而來。

大白高國亡矣!

不過……

“北朝如今正用兵高麗,他還有餘力,干預我朝嗎?”梁太后問著田懷榮,也是問著自己。

党項人,自然不止只派一個使團出門打探風向。

而是兩個。

一個去南蠻,一個去北虜。

分別打探這兩個大國的動向,以為自己的行動,做好情報準備。

這是党項人的智慧。

每當用兵,都是如此。

景宗立國之戰,就是這樣的——先遣使入貢,探知南朝虛實,做好了一切準備。

同時,也遣使去北虜,卑躬屈膝,求得了北虜的默許。

這才有好水川、定川寨和三川口三大捷。

田懷榮哪裡能回答這個問題?

只能低下頭去,默不作聲。

梁太后也知道,這個問題田懷榮是回答不了的。

於是,吩咐左右,道:“立刻遣人去黑山威福監軍司,命監軍處則,派人密切打探北朝西京大同府的虛實。”

防人之心不可無!

必須確定,北虜沒有精銳在大同。

否則,一旦大白高國精銳都在橫山、天都山,北虜忽然從大同派出精銳騎兵,直插賀蘭山。

一旦突破賀蘭山,興慶府就暴露在其騎兵的馬蹄面前了。

……

一座座浮橋,出現在了大同江上。

無數的遼國兵馬,正透過浮橋,渡過大同江。

遠方的高麗西京平壤,已經被團團包圍了。

大遼東京留守、榻母城節度使、北院樞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