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后看著趙煦的神色,知道這個孩子在這個事情上心意已決。
仔細想想,地方州郡的少數人的閒言碎語,確實也不值得擔憂。
先帝變法,鬧出那麼大動靜,那麼多人反對。
但最後,有幾個和司馬光一樣,死活不肯出來當官的?
這樣想著,向太后也釋然了。
於是,她微笑著跳過這個話題,轉而問起了趙煦另外一個事情:“對了,六哥,上次母后和太母和六哥說過都堂執政暫缺的事情,依著六哥的意思,母后和太母與宰執們商議了,新增兩位執政的事情,宰執們都說好,就是這選誰入東西兩府,一直爭執不下。”
“六哥有什麼看法?”
趙煦搖搖頭:“兒並沒有什麼看法。”
現在的執政,不管是誰當了,其實影響都不大。
因為等章惇得勝歸朝,那他就是毋庸置疑的宰相!
到那時候,韓絳已經退了,呂公著應該也半退了,司馬光不出意外的話,已經去世。
這都堂上,不就是章惇的天下?
到那個時候,都堂執政是誰才會變得重要。
現在?
不過是些路人甲乙丙丁罷了。
向太后聽著,籲出一口氣,道:“可是朝堂久久不能決出執政,對國家社稷沒有好處。”
趙煦笑了笑,想起了明朝的故事。
於是道:“母后,不如召集宰執和在京待制大臣,然後以廷推的方式,決定執政。”
“廷推?”
“嗯!”趙煦答道:“便是以宰執推薦人選,然後由在京待制大臣投票票選,得票最多的前五人,進奏母后、太母之前,由母后、太母從中選出兩人,拜授執政既可。”
“如此,既可以向天下彰顯我大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之決心,讓天下人信服。”
“也能避免朋黨之事。”
向太后聽著,眼睛亮了起來,喃喃自語:“這倒是個好法子。”
廷推?
確實是不錯啊。
正如六哥所言,廷推執政,可以向天下表明,大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決心,贏得士大夫的支援和擁護。
同時,因為並不是得票最多的人當選,而是兩宮從得票最多的前五名中選擇兩人。
這可以避免,有人拉幫結派。
甚至可以透過廷推,看出朝堂上的風向——假若有人得到了大部分人支援。
那麼這個人,就該去地方上冷靜冷靜了。
“六哥!”向太后想著,就坐不住了,對趙煦道:“母后要去慶壽宮和太皇太后商議此事。”
“六哥是和母后一起去?還是?”
趙煦笑著道:“兒自當隨母后一起去,正好今日還未給太母請安。”
於是,母子兩人聯袂來到慶壽宮,給太皇太后問了安。
然後,向太后就將趙煦的主意和太皇太后說了。
太皇太后聽完,眼睛也亮了起來。
但她的關注點卻落在了廷推的方式上。
宰執提名、推薦,待制大臣投票?
這事情要被她做成了。
這女中堯舜的青史評價,就十拿九穩了。
於是,這位太皇太后,在和向太后簡單的商議了一番後,就下詔都堂,將執政將以廷推之法選擇的方式,通知了都堂宰執們。
……
韓絳看著他剛剛接下來的詔書。
“廷推?”
無比新鮮的名詞。
再看方式,以宰執推薦,在京待制大臣投票的方式,決出前五名,然後送兩宮,由兩宮從中選出兩人拜授執政?
“有趣!”韓絳沉吟著。
然後,他就看向被召集起來,一起來到令廳接旨的宰執們。
“兩宮慈聖的旨意,諸公都知道了吧?”韓絳眯著眼睛說道。
“回稟左揆,吾等都知道了。”呂公著帶著東西兩府執政集體拱手。
“善!”韓絳揮手:“那諸公就回去好好想想,都要推薦誰吧?”
他也得好好想想了。
畢竟,他已經是要退下去的人了。
今年年底,他肯定會寫辭相表。
事情做的差不多了,功勞也撈的差不多了。
再待下去,別人會罵孃的。
可退歸退,這都堂上,至少在朝廷裡他得留個釘子,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