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說,這是都堂、六部大臣還有三衙將帥們的共同請求。
“若六哥不允的話,嗣濮王、大宗正與同知大宗正,恐怕得去景福宮先帝神靈面前謝罪了……”
對大臣們來說,現在的兩宮聽政,他們是多少有些不耐煩了。
同時,朝野也有議論,將章獻明肅故事拿出來說事。
話裡話外,都是擔心兩宮聽政會與章獻明肅一樣,將權力把持到死。
這……
誰受得了?
宰執們立刻亞歷山大!
這壓力也同時傳導到了大宗正趙宗晟和同知大宗正趙宗景以及嗣濮王趙宗暉的身上。
於是今天早上,嗣濮王趙宗暉、大宗正趙宗晟、同知大宗正趙宗景一起入宮,與兩宮商議。
話裡話外,都是讓兩宮進一步放權,以安定內外人心,以免"朝中人心多思"。
還說什麼"方今天子神聖,有類成王",假若不能和成王一樣的話,那麼他們這幾個人,就只能去景靈宮,到英廟和先帝神靈御容面前長跪不起了。
這其實就是警告——不要學章獻明肅。
你們把握不住的!
言下之意其實也是在勸兩宮要體面。
別和慈聖光獻一樣,鬧到不體面。
那不好!
也有傷天家的顏面,更損高、向兩家的福澤。
這就是趙煦始料未及的事情了。
但也在情理之中。
在士大夫們眼中,兩宮垂簾聽政,是權宜之計,萬不得已下的選擇。
而現在,趙煦這個少主,既已證明有著不輸正常成年君王的智力和手腕。
兩宮就變得很礙眼了。
朝中內外,都是人心湧動。
太學裡的太學生,坊間的輿論,還有各地士紳的態度都在無形中,給朝臣施加了莫大壓力。
迫使朝臣必須採取行動!
在這個事情上,朝政大臣,無論文武,都只能有一個態度——必須支援天子親政,必須讓兩宮放權!
這是最大的政治正確!
在這個事情上,不分文武每個人都必須過關、表態。
誰不表態,誰就會被天下人唾罵,被輿論鞭笞、懷疑。
一個不小心,表態不及時就可能被人扣上不忠的帽子!
正好,今年興龍節後趙煦在名義上就滿十二歲了。
而士大夫們從故紙堆裡,翻出一個不知道真假的"成王年十二,周公負成王升殿,與宗廟祭儀,與參朝議"的記載。
頓時,就奉若至寶,然後拿來施壓朝臣、三衙殿帥以及宗室大臣。
趙煦在這個事情上,是有些猝不及防的。
他聽完向太后的話,苦笑一聲,道:“母后,兒尚還年幼……還要長身體……”
“這早朝,就不參加了吧……”
“這樣吧……”
“明年開始,兒儘量在辰時之後,前往紫宸殿、崇政殿聽朝,學習政務……”
趙煦對自己的身體,是很關心的。
他可不想,耽誤睡眠,導致身體發育不良,落下病症。
“也好……”太皇太后聽著,卻是歡喜起來。
她還是想著,儘可能的多享受權力。
向太后見著,考慮到趙煦確實還小,需要多睡眠,便只好點頭,道:“也好。”
“只是,六哥還是得多參與朝政。”
“娘娘,您說對嗎?”她看向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嗯了一聲,道:“太后說的是理。”
“官家確實該多參與朝政。”
“娘娘聖明!”向太后立刻就道:“娘娘,新婦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
“嗯?”
“不如這樣……”向太后輕聲道:“明日朝會上,新婦與娘娘一起給都堂下詔,命都堂宰執,今後若有大事,可請旨於福寧殿……”
宰執請旨福寧殿的意思,就是將決策、拍板的權力,歸還給趙煦。
向太后的話,雖說的很委婉,用了"可請旨於福寧殿",看似是保留了兩宮的決策權與拍板權。
可按照目前的趨勢,只要有了這個旨意,那麼大臣們就絕不會再去慶壽宮、保慈宮請旨了。
因為沒有人敢承擔這個政治風險!
換而言之,其實就是兩宮依舊垂簾,參與朝會,聽政。
但大事上的決策與拍板,卻得聽福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