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零八章 司馬光之死(3)

努力回憶著,今日御駕在時的種種,與範祖禹口述。

範祖禹留著眼淚,開始記錄。

司馬光所述,自是和御前對問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

只是做了些修飾,調整了一些用詞。

等他說完:“臨表涕泣,不知所言,伏乞皇帝陛下留心國事、民生,則老臣死無憾矣!”

整個房間裡的所有人都流下眼淚。

就連呂公著也忍不住鼻子一酸,眼眶發紅。

因為,司馬光和在御駕在的時候一樣,沒有一個字提及對其兒子司馬康以及孫子司馬植的安排的。

於是,呂公著忍不住道:“君實,還當為子孫謀之。”

司馬光搖頭:“老夫一生,俯仰無愧於天地,焉能臨終以權謀私?”

像他這樣的人,脾氣犟,性格固執,認準了的事情,八匹馬也拉不回。

只是對著跪在榻前的嗣子司馬康招了招手:“康兒近前來,為父有句話要交代!”

司馬康頓時哭著上前,拜伏於老父身前,重重磕頭:“兒在,兒在,恭聽大人教誨!”

司馬康雖是司馬光嗣子,但他和司馬光夫妻的感情卻無比親密。

因為司馬光夫婦雖未生他,但養育教導之恩,卻重於一切!

“勿忘當年為父示汝之貼,要將之世代相傳,以為家訓!”司馬光看著他道。

司馬康流著淚,帶著自己的兒子,如今才七八歲的司馬植重重磕頭:“唯!”

在洛陽的時候,司馬光曾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給司馬康,以督促其品德,命其日夜誦讀。

其文曰:訓儉示康。

全文以大宋三位以儉樸聞名計程車大夫的例子,再取古代賢臣的故事舉例,全文以‘儉,德之共;侈,惡之大’為中心思想,反覆教育要求,司馬康和他的子孫要遵守。

“老夫去後,洛陽諸園,包括獨樂園與疊石山莊,皆當市之,所得錢帛,於涑水購地,以贈涑水無地百姓,所餘之數,則買米、布,以饋孤寡…”司馬光繼續對司馬康道:“老夫在世,未能為父老造福,今當死,生平仕宦及仁廟、英廟、先帝、當今所賞諸般財物,當復歸於民!”

司馬光的原則性是很強的。

他為官這許多年,家鄉涑水的父老,曾多次找他幫忙。

但他全部拒絕,甚至不與之見面。

這既是為了原則,也是他必須在天下人面前保持的形象。

可鄉土情懷,卻是每個士大夫心中揮之不去的東西。

如今臨終,自當散仕宦數十年之餘財,以謝父老桑梓。

這也符合他的經濟思想——天下財富,自有定數,官府手裡多了,百姓手裡就會少。

所以,他今當死,自當將這仕宦數十年來,從國家所取得的俸祿、賞賜,散與百姓、父老。

司馬康頓首而拜:“唯!兒謹遵大人教誨!”

沒有半點猶豫和遲疑。

眾人見著,都是紛紛感佩。

範祖禹、劉攽等人,更是無比崇敬的看向司馬光。

當代大宋,因受范文正公(范仲淹)的影響,有很多士大夫,會在致仕後,或臨終前,將自己仕宦所得的全部財產,拿出來購地買宅,設為族產、學田、學齋。

但,像司馬光這樣,在臨終時,將自己仕宦數十年的一切,全部捐出來,散與桑梓父老的,卻幾乎沒有!

“杜工部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呂公著沉聲嘆道:“君實,當可為天下楷模!”

對士大夫們來說,兼濟天下的理念,是每個人都有過的。

可是,臨到頭來,幾個人能做到呢?

這可是我家真有一頭牛啊!

能學范文正公,已經是很多人的極限了。

更多的人,還是會選擇做一個守財奴。

典型的例子,就是王珪了。

王珪死後,其子孫扶棺回鄉,傳說光是運金銀珍寶的船就有好幾艘。

不過…

呂公著想起了王珪諸子現在的境遇,便若有所思,在心中想著:“老夫將來,也當學一學君實今日。”

呂家的學習能力,一直很強。

當年,范仲淹首創族田、義莊、義學,使得范家崛起後。

呂家就立刻跟進了。

因為他們發現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

不僅僅可以讓家族興盛,還能減少子孫爭產,兄弟鬩於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