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真大呀。”一邊說,她一邊瀏覽著窗外的風光,不免脫口稱讚道,“比西安府能大出好多吧?”
因為前世沒回過西安老家的關係,對西安府的變化,含光可能還有點不那麼直觀,可現在到了北京,這種翻天覆地的改變,不能不令她大為讚歎了。從機場開出來已經半個多小時了,可窗外卻依然還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以含光的經驗來說,眼下離市中心很可能還遠著呢,畢竟馬路上的車流還不算太多的。“咱們這是在哪兒啊?”
“快到海淀了吧?”楊老師往窗外看了一下,不是很肯定地說。“還有一段路呢。”
海淀在她那個年代,已經算是京郊了,基本都是菜田……含光相當無語,又問,“北京現在分幾個區啊?”
北京現在和西安也差不多,還是分了老城區和新城區,老城區裡的房子,還是以四合院為主,由皇帝居住的紫禁城為中心往外,東、西、北城幾乎都是老城區,也就是俗說的高尚住宅區——和西安府不同,北京因為發展得快速啊,已經不存在平民也住在老城區的現象了。而原來老城牆內的南區,現在就是最繁華的商業區了,因為過去購物的基本都以高尚住宅區裡的住戶為主,所以纖繡坊啊,奪天工這樣的高階成衣集團,都在南城開有旗艦店的。
至於海淀這樣的新興區域,那才是平民們居住的地方,這裡物價比較便宜,和老區比更適合平民居住,也有許多新貴,因為缺乏關係,沒法在老城區置業,也在此處落腳。楊老師現在就暫住在崇文門外的一處公寓裡,至於他新買的房子還在裝修,不過也不在老城區裡,那裡都是四合院,並不適合小家庭居住。
被這一通介紹,含光才算是明白了北京的構造。眼看車子要進她熟悉的老城了,卻又是拐了彎往繞老城方向的環道上去了,她有點納悶。“怎麼不從城裡穿過去啊,去崇文門應該是這樣走最快啊?”
還好楊老師和李年都是粗疏人,也沒留意到她話裡的紕漏,楊老師道,“進老城路況複雜不說,很多路都還是老胡同,盡頭堵死了不通,又或者是攔起來了不讓過。一般外城人都不往裡走,這條環城道在晚高峰的時候很堵的。”
這都兩百年過去了,怎麼局面反而還有點倒退啊?含光有些傻眼——這就是兩百年前,也沒霸道到這個地步,都不讓人往自己家門口過的……以前她夫家還是一等國公府呢,挑糞的還不是照樣從大門前過去。
看來,這兩百年後,也不是處處都比兩百年前強。她微微地撇了撇嘴,沒說什麼。楊老師也沒追問——他是有點烏鴉嘴了,話剛出口,車子速度就慢了下來——他們被堵在路上了。
楊老師和司機在那鬱悶地看路況呢,李年和含光就在後座安穩聊閒篇,李年很關注何英晨,“聽你師父說,小男孩很喜歡你啊,和家裡人都說過你了——”
“啊?”含光受了好大的驚嚇,“有這事?師父沒和我說啊!”
楊老師也扭過頭來,譴責地瞪了李年一眼,李年自知說漏嘴,雙手合十,衝楊老師賠罪地求了饒,方才續道,“說過了。何家家長見到你師父的時候還提了一嘴,好像打聽過你的事情,對你還挺滿意的。”
……這……含光很暈眩,她完全一點也不知情,更不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是已經被相過親了。
“還想安排你上幾個私塾呢,”楊老師也就沒再繼續瞞著含光,對著後視鏡歪了歪嘴,“何家人別的沒有,就是有錢砸。那個何英晨小子自己和我說了不打緊,家裡人也和我打招呼,好像師父就出不起這個錢一樣。那不是因為你平時讀書就夠辛苦的,想著別給你增加太多負擔嘛……”
他在那碎碎念著,李年也不管,直接問含光,“你拿了手機,有給他號碼嗎?”
“沒有。”含光忙搖了搖頭——現在她肯定是更不會給了。“都是女同學的,沒有什麼男同學的電話。”
“真的呀?”李年直接從含光手上把手機要來了,“我給你把我的電話存上哈——我看看,有沒有小男生髮簡訊騷擾你。”
雖然是玩笑,但含光忽然想到一事,也是有點緊張,正要把手機拿回來時,李年已念道,“於叔叔——於叔叔是誰啊?”
“哦,那是她慈幼局附近那個長輩的電話。”楊老師倒是幫含光回答了,“就是也有個兒子上桂樹的那個——對了,於元正考得如何啊?”
“全校第八名進去的。”含光暗暗揮了一把冷汗,方放下心來,答道,“也是拿了獎學金。”
“嗯。”楊老師也是看著於元正長起來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