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歐陽暖.道:“姐姐.對不住.這壽字真是寫的很好。”只可惜.與價值千金的白玉觀音一比.就黯然失色了。
其他人雖然也開口稱讚,心中卻也作如是想,不過是一幅字.又不是名師所作.便是寫的如何超凡脫俗,怎麼也比不上千金難求的白玉觀音。
李氏笑著搖搖頭,道:“大家仔細看看這幅字。”
寧太君凝目望去.片刻後竟也吃驚道:“這是——!”沈氏見婆婆驚訝,立刻睜大眼睛細細看了一番,這一看卻是驚撥出聲:“這不是一個字.是一百個字啊!”
眾人鬧言也不免紛紛起身.上前去觀看這幅畫.只見遠觀這幅圖的確是一個巨大的壽字.近看卻是密密麻麻足足一百個壽字所組成,更讓人驚歎的是,這幅字中,一百個小壽字字型各異、各有千秋、無一雷同,楷、隸、篆、行、草文等無所不有。
“諸位.這不是一個壽字.這是一幅百壽圖。”李氏眼中竟然破天荒的
帶了十足的驕傲.微笑著向眾人解釋道。
林元馨也起身上前觀看.不免驚歎道:“暖兒妹妹好聰穎的心思,這一百個小壽字上還都用金描備註了字型的年代,你們看,這是商鼎文、周鼎文、漢鼎文.....鰭隸、燕書、閩南臺書...”.還有易篆、古隸、古鬥金文、飛白書......”
大曆向來重文治,不要說男子,便是女子也大多看書識字,在座的夫人之中更是不乏飽讀詩書、頗有才名之人.尤其鎮國侯夫人沈氏出身名門望族,是禮部尚書的嫡女.對詩詞歌賦、文字筆墨頗有心得.此刻見了這幅畫當真是嘖嘖稱奇.愛不釋手.向著眾人解說道:“是啊,瞧這幅畫遠看是一個壽字.細看每一個小壽字的字型都有不同.裡面不但有千古以來的書法名家留下的王書、懷書、虞書、襄書、小王書以及書聖的,換鵝經..竟然還有字如其形的淵料文x星斗文、火文、村文、龍文、鳳文、聚寶文等等,當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不少人聽得雲裡霎裡,只覺得茫然懵懂.吏部尚書夫人石氏雖也略通文墨.卻對這些並不精通.不免代替眾人問道:“其他的我倒是有所耳聞.但只聚寶文卻是從未聽說過呀!?”
沈氏的手指向西北方最下角的一個小壽字,道:“廖夫人請看,這一個便是,你看著一筆一劃,是不是形同珊瑚、象牙、犀角、珍珠、熊掌、玉圭?這就是聚寶文。”
眾人圍著這一幅畫觀賞了半天,看得懂的行家看的咋舌不已.驚歎萬分,看不懂的人也只覺得惟妙惟肖,琳琅滿目,很是有趣,再看向歐陽暖的時候.臉上便不由自主帶了三分驚異一分。
沈氏看了一眼臉色難看的蔣氏和歐陽暖,微笑著道:“暖兒這樣的心思,實在是全京都也找不出第二個來了。”
歐陽暖淺笑,臉上卻不見半分得意之色.她慢慢道:“大舅母謬讚了,我朝以孝治天下,當今聖上更是曾親手為太后畫了一幅南極仙翁圖.孫女想著陛下此舉已是證明.天下再好的禮物也是千金可買.唯有一片孝心無可取代,便自己動手了,可惜暖兒養在深閨之中,孤陋寡聞、見識淺薄,多虧爵兒跑遍了整個京都,四處撥索名家古藉,耗費數月才為我湊齊了百種字型,趕得上在壽宴之前將禮物獻給祖母。”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要完成這樣的百壽圖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這位歐陽家大小姐恐怕是彈精竭慮、耗費心思,她卻並未居功,反而將功勞都悉數送給了幼弟.禮物完成後更是不曾拿出來獻寶.反而悄悄送給了李氏.相比之下.那個一心一意在大庭廣眾之下獻禮的歐陽可就變得譁眾取寵、十分浮誇了。
歐陽可顯然也想到了這一層.站在那裡連笑容都僵住了。
沈氏手持畫卷愛不釋手,有些話她卻沒有對他們說.這幅百壽圖並非只有這一點珍貴而已.最重要的是.其中蘊含的不同文化.歐陽暖在壽字中採用了”玉帝天文”、”上古印章”頗有古時神話色彩”,瑤池寶意”、”四利佛書”、”西方梵書”三種字型乃是蘊含佛理.”南臺書”是異族傳播而來,”飛章符”、”皇極篆”、”青黃君書”、”玄隸”、”帝君玉蝶”又透出道家的氣韻,這樣的一副字竟然出自一個十二歲的少女之手,怎能不令人驚訝?
所有人都驚訝於歐陽暖的匠心獨運,寧老太君卻對著她微笑著點點頭.眼中的柔軟與欣慰溢於言表,她知道歐陽暖的創意從何而來.只因為過世的老侯爺曾經向自己提過要完成這樣一幅百壽圖.自己無意向暖兒提起.她卻記在了心中並將之付諸實踐。要是老侯爺泉下有知,不知該多麼欣慰,暖兒今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