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0部分

黃光東接住了藥瓶,說:“好,謝謝蘇醫生。”

這一次治療,雖然沒有徹底治好黃光東的病,但也讓他好了一半,起碼他現在說話已經不再那麼費力了,而且也可以坐起來了。

在交代了幾句後,蘇逸就提出離開了,而尚士富則是送著他出去。

離開的時候,尚士富還特意介紹了一番黃光東所準備的金像,好讓蘇逸知道黃光東的心意。

關於黃光東的心意,蘇逸自然可以感覺到了,沉甸甸的箱子,說明裡面的金像份量不輕,這的確是很有誠意的診金。

在回去之後,他就把箱子拿到了地下室的寶庫裡。

當然,蘇逸在存好之前,也開啟了箱子,開始欣賞這金像。

這是一尊媽祖金像,製作這金像的人肯定是大師,把這媽祖金像做得栩栩如生。

媽祖,以臻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而這一信仰的主體,據說是由真人真事演變而來的。

目前海內外學者普遍認為,媽祖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從人民中走出來的、被神聖化了的歷史人物。考察媽祖的生平得知,這一信仰來自民間傳說。首先是傳說,然後是傳說的歷史化和神化,最後形成普遍的媽祖信仰。

漁民因海難生者不可計數,所以希望有海上守護神庇佑安全。媽祖的巫女身份,正好適應了人們的希求。她的能言人間禍福,濟困扶危、治病消災順應了人們的願望,所以在她死後立廟祭祀。此後,她的一個個神蹟才接踵而至,並將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

所以,媽祖信仰產生在特殊的生態環境之下,與海洋漁業生產及其海事活動密切相關。

由於當地士宦的提議和倡導,朝廷也頻頻給予媽祖賜封,媽祖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高。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媽祖被賜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聖母“,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又被賜封為“護國庇民妙應昭應普濟天后“,“天上聖母“和“天后“從此便成了媽祖的聖稱。

媽祖信仰是臻國最有代表性的民間信仰之一,她同樣隨著臻國人的足跡傳遍世界各地。

本來媽祖是海上保護神,後來當她的職能逐漸擴大時,無論是商人、手工業者,也無論是難產或其他疾病,人們都認為媽祖都能幫助他們排難解困。

人們總希望透過媽祖祭祀,將媽祖的博愛、扶弱濟貧、勇敢無畏、不屈不撓的精神和盡孝的觀念發揚光大,把媽祖文化的精髓融入日常生活中,並傳給下一代。

據尚士富所說,黃光東知道蘇逸是燕雲人,而在燕雲市長大的人,多數都會信奉媽祖的,這是燕雲人的一種信仰。

所以,黃光東特意請大師打造了這麼一尊媽祖金像,而且全部還是用純金打造而成的,這算是投其所好,希望可以讓蘇逸滿意。

這一尊媽祖金像總共用了120公斤的黃金才打造出來,以現在的黃金價格,單單所用的黃金就價值3600萬了,如果再算上其他費用的話,其價值就更高了。

對於蘇逸來說,他對這尊媽祖金像非常滿意,這也的確是一份很有誠意的診金。

這媽祖金像栩栩如生,在他看來,價值最高的不是所用的黃金,而是這雕刻的手藝,這才是他最喜歡的一點。

不過,現在這尊媽祖金像,從現在開始就會成為蘇逸的收藏品了,以後就會在他的寶庫裡收藏。

在欣賞了一番後,他才把媽祖金像放回箱子裡,然後找了個地方放好。

做好了這些事情後,蘇逸才離開了寶庫,並且把門給鎖上了,除了他,沒有人可以進入這個寶庫。

接下來,他也沒有上去,而是就在地下室裡的修煉室開始修煉功德煉體術。

明天蘇逸還要去天尊武館,也就意味著修煉時間不多,現在他不能再浪費時間,還是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來修煉。(未完待續。)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學員的變化

次日一早,蘇逸來到了天尊武館,學員的訓練也剛剛開始。

到今天為止,這是學員的第七天訓練。

經過七天的訓練後,這些學員的變化都非常多,如今體質都比常人要好太多了。

這些人在來天尊武館之前,大部分都是體質很一般的人,不少還都是缺乏鍛鍊的人,體質自然是好不到哪裡去了。

不過,現在經過七天的魔鬼式訓練,讓他們都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