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可不太好守啊!”
“沒關係,匈奴人離這裡還有四十里,我們至少有半天的時間做準備,利用我們現在的裝備完全有把握堅持到最後。”
鍾銘和李哆很快就選定了戰場,這是一處不大的小山包,山的西邊是一條河,雖然不深,不過完全可以遲緩騎兵的衝擊,山的南邊是一個小樹林,東邊和北邊都是草地,地形十分的平緩。
鍾銘很快就做了佈置,他先命人把樹林的樹木全部砍倒,在他們防守陣地的南邊形成了一道長六百步,寬三百步的障礙地帶,別說是騎兵,就是步兵從這條地帶上也無法發動衝鋒。接著,鍾銘和李哆又帶人在陣地的東邊和北邊構築了兩道防線,裡面一道是臨時做的上千個拒馬,外面一道上成千上萬個碗口粗、一尺來深的陷馬坑。他們手頭沒有合適的工具,而且時間也不允許,他們也只能做這麼多了,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阻擋匈奴騎兵的衝鋒,鍾銘可不敢與數倍於己的匈奴騎兵進行馬上對抗,他要發揮己方的長處,儘可能的拖延時間,殺傷敵軍。
漢軍的準備從早上開始,一直到中午過後陣地才漸漸成形,其間,匈奴人的斥侯幾次靠近他們的陣地。開始的時候,鍾銘還派人去驅趕他們,到了後來,匈奴的斥侯越來越多,就象蒼蠅一樣圍著他們亂竄,鍾銘乾脆不理他們了,你看你的,我挖我的,各幹各的,互不干擾。
很快,第一支匈奴騎兵出現了,三千多人圍繞著漢軍轉了一圈,見對方已經有了準備,沒敢下手。接著,匈奴人越聚越多,很快超過兩萬多人了,他們終於忍不住下手了。
負責指揮的屠耆堂一到,立即著手組織進攻,他不敢多等,因為他知道漢軍的主力就在他身後不遠的地方,不可能給他過多的時間集中更多的人馬。屠耆堂不是蠢材,他一看漢軍的陣式就知道這是塊難啃的骨頭,他放棄了從西面和南面的進攻,把主攻的目標定在漢軍的東、北兩線。
屠耆堂先派出三千騎兵從東面對漢軍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他們盡力避開地上的陷馬坑,躍過拒馬,不過還是有很多的騎兵倒了下去。剩下的匈奴騎兵還想繼續衝鋒,這個時候,漢軍的弓弩漫天飛來,更多的匈奴人倒下去,活著的匈奴人只得退了回來,匈奴人第一次進攻被輕易地擊退了。
這次失敗在屠耆堂的意料之中,他只是為了試探漢軍的實力,儘管他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漢軍的速射弩的威力還是讓他吃驚不小,他是在河中長大的,匈奴西遷時他剛剛懂事,對速射弩只聽過沒見過,以為他只認為那是傳說,是有人故意誇大其詞,今日一見他才相信那些傳聞都是真的。他看到漢軍正面只有一千多人,可他們的箭矢沒有停止過,如雨的箭矢讓衝上去的匈奴騎兵抬不起頭來。
就在屠耆堂整頓人馬,準備再次發動進攻的時候,又有一隊匈奴人趕來了,屠耆堂下令準備再次衝鋒,同時他讓還沒趕到的部隊到東邊五里處集結,準備對付漢軍的援軍。
………【第77章 再次西征(18)】………
屠耆堂只經過短暫的準備就發動了第二次進攻,這一次,他傾盡了全力,從東和北兩個方向同時發動了進攻,每個方向上他都派出三千騎兵在前,一萬騎兵棄馬跟在後面徒步衝鋒。兩萬多匈奴人吶喊著衝向漢軍的陣地,猶如潮水般湧了上來。
馬何羅就站在馬安成的旁邊,他反正是回不去了,乾脆和自己的三弟並肩作戰。第三十一團負責東面的防守,他們團一千五百多人有一半人裝備的是速射弩,另一半人使用的是強弓。當匈奴的騎兵進入射程之後,利漢就下令放箭,馬何羅親自使用一張強弓,他對自己的箭術很有信心,所以不願使用速射弩,而是使用了強弓。他在匈奴人還沒衝到拒馬前就“嗖、嗖、嗖”連放三箭,將三個領兵衝鋒的匈奴將領射下馬來。藉助陷馬坑和拒馬,三千匈奴騎兵衝到拒馬前已經剩下不到一半了,他們因為受阻而在拒馬陣前盤桓。不過,他們並沒有敗退下去,而是拿出弓箭與漢軍對射,漢軍中出現微許傷亡。
這點匈奴人在陣前與漢軍對射,根本不可能對漢軍造成多少威脅,但他們的目的不是殺傷漢軍,而是為了掩護身後步兵的衝鋒。很快,騎在馬上的匈奴人紛紛落下馬來,倒斃在拒馬陣前。不過,他們的目的也達到了,在他們的掩護下,匈奴人的步兵衝上來了。
地上的陷馬坑對這些步兵沒有什麼傷害,拒馬陣也一樣,前面的匈奴人舉起了盾牌,掩護身後的人搬開拒馬。漢軍發現了匈奴人的企圖,如果讓他們清除了障礙,那麼用不了一個時辰,整個陣地都不復存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