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才傳出話來,要他們兩個晉見。兩人急忙整理好軍服,跟著侍衛往前走。自從劉據登基以來,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長樂宮裡,未央宮,桂宮等宮殿基本閒置,而且宮中的宮女、太監人數不斷減少,現在宮女人數不及漢武帝時的十分之一,太監人數不及最多時的五分之一,許多人都被遣散回鄉,所以原來宮中的許多事情現在都由侍衛完成。
劉據是在中室殿召見二人的,同時在座的還有張全和李仲元。
“末將參見陛下。”按照軍中的規矩,晉見皇上,只要不是重大朝會或儀式,軍人是不用向皇上下跪的,只需鞠躬致意。
“平身,看坐。”劉據抬了抬手,讓旁邊的太監給二人端來了椅子。中室殿不大,周家羽和程子豪離劉據很近,可他們並不敢抬頭看。
劉據先問道:“怎麼了?周將軍,以前你在朕的面前不也是有說有笑的嗎?今天這是怎麼了?文靜的象個大姑娘。”
周家羽乾笑了兩聲,沒有回答,他心想:那時你是太子,現在是皇上,能一樣嗎?
劉據沒注意到他的表情,接著問道:“是不是因為昨日打架之事還在心慌啊?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是是是……昨日之事都是末將的錯,是末將不夠冷靜,讓皇上見笑了。”周家羽想起身認錯,又被劉據攔住了。
“哈哈……”劉據笑了,語氣一變,“行了,你也別怕了,朕就直說了吧,本來這次召你回京有兩個目的,一是聽聽這兩年你在東海一帶的政績,二是酌情給你封賞。現在封賞你是別指望了,就說說你在東海群島都做了些什麼,如果你在那裡做得好打架之事就這麼算了,可如果你做得不好我可要罰你。明白了嗎?”
“是,末將明白了。”聽劉據這麼一說,周家羽的心才稍稍放寬了一些。
等周家羽再次坐定了,李仲元先問道:“周總督,你現在手上有多少兵力?”
論年齡,周家羽比劉據、張全、李仲元三人都要大,論軍銜,他和張全都是中將,論官職,他比李仲元還要高一些,可他在他們任何一個人面前也不敢託大,所以李仲元一問,他急忙說道:“末將手下有大型戰船十五艘,中型戰船三十艘,海軍官兵三萬三千人。”
“那你現在控制了哪些地方?”張全問道。
“末將現在在朝鮮半島的三韓地區佈置了一萬五千人,在東海群島的四國島佈置了八千人……”
他還沒說完,李仲元就跳了起來:“什麼?四國?是不是還有九洲和本洲啊?”
周家羽嚇了一跳,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大的反應,好象有人踩了他尾巴一樣,半天才結結巴巴地說道:“沒……沒有。”
“那為什麼叫四國?”
“因為我們去的時候那個島上有四個小國,那的人都是從朝鮮半島渡海過去的,各族的都有,其中也有一些漢人。不過他們的人數很少,加起來也就七八萬人。其它三個島住的人都是又矮又胖,我們叫他們倭人,所以最大的一個叫倭島,另外兩個分別叫南島和北島。”周家羽詳細地把情況說清楚了,生怕又說錯了什麼惹李仲元不高興。
“這還差不多。”李仲元滿意了,坐了下來,接著問道,“那他們有多少人?”
“三韓那裡人數多一些,總人數超過三十萬,四國不到十萬人。至於那些倭人就不好說了,在冊的有五六萬,還有十幾萬在我們的控制之下。不過北島太遠,我們沒有派人上去,倭島我們也是去年才開始在那建碼頭的,控制的範圍有限。”
劉據插了一句:“怎麼就這點人?你是不是殺了一些?”
一聽這話,周家羽冷汗直冒,這些年,他在張全的授意下殺了不少倭人,平定三韓時也殺了不少,他現在生怕皇帝追究他的責任,所以小心翼翼地回答道:“這幾年,島上的倭人時常反叛,末將不得已殺了一些人,估計最少也有三四萬人。”他沒敢說實話,所以用了“最少”這兩個字,其實這幾年死掉的倭人不比活下的少。
李仲元歪了歪鼻子:“才殺這幾個,看來皇上不封賞你也是應該的。”
“啊?!……”周家羽一聽這話嚇了一跳,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還以為李仲元在說反話。
張全出來打圓場:“行了,殺就殺了吧,反正留著也是禍害,死了倒乾淨,回去後再多殺點補上就是了。”
周家羽和程子豪都合不攏嘴了,他們沒想到這兩個人在皇上面前敢這麼說。
“不能全殺光。”李仲元好象醒悟過來了,“你下次回去就不要殺那麼多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