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全身。不論是牆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劃越細,裝飾越多,也越玲瓏,而且頂上都有鋒利的、直刺蒼穹的小尖頂。不僅所有的頂是尖的,而且建築區域性和細節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個教堂處處充滿向上的衝力。這種以高、直、尖和具有強烈向上動勢為特徵的造型風格是教會的棄絕塵寰的宗教思想的體現,也是城市顯示其強大向上蓬勃生機的精神反映。
如果說羅馬式以其堅厚、敦實、不可動搖的形體來顯示教會的權威,形式上帶有復古繼承傳統的意味,那麼哥特式則以蠻族的粗獷奔放、靈巧、上升的力量體現教會的神聖精神。它的直升的線條,奇突的空間推移,透過彩色玻璃窗的色彩斑斕的光線和各式各樣輕巧玲瓏的雕刻的裝飾,綜合地造成一個“非人間”的境界,給人以神秘感。有人說羅馬建築是地上的宮殿,哥特式建築則是天堂裡的神宮。
哥特式教堂結構變化,造成一種火焰式的衝力,把人們的意念帶向“天國”,成功地體現了宗教觀念,人們的視覺和情緒隨著向上昇華的尖塔,有一種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覺。
哥特式建築表現出一種人的意念的衝動,它不再是純粹的宗教建築物,也不再是軍事堡壘,而是城市的文化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