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部分

來許願求籤的信眾更是把主道塞的滿滿的。

寧修與劉惟寧費了好大的工夫才擠到大雄寶殿前。

劉惟寧深吸了一口氣,拔步走入殿中。

寧修亦跟了上去。

佛門是清淨之地。

這並不是說寺院都絕對安靜,而是指人心很靜。

到了寺院尤其是古剎中,再浮躁的人都會暫時把心靜下來,更不必說那些本就信仰堅定的信徒了。

要說佛門的地位實在是高。

除了帝王家能夠用殿字的也就是佛門和道家了。

其餘的,若是用了殿字,那就是大不敬,要以謀逆論處。

至於佛門和道家孰高孰低,則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歷朝歷代都有佛道之爭,至於誰能勝出獨佔風頭則看當朝統治者的信仰。

遇到嘉靖皇帝這樣的道君天子,那一定是道家騰雲而起。若是信佛的皇帝執政,那佛門一定會力壓道家一頭。

當今天子是萬曆,其卻沒有明顯的偏好,故而佛門與道家也是呈分庭抗禮之勢。

僅此一點,寧修就覺得華夏很了不起。

想那整個歐羅巴大陸上的權貴,都得跪服在教廷的淫威之下。

便是一國之君國王都得讓教皇加冕才有合法性,實在是太憋屈了。

而他們所宣揚的君權神授,那個神其實就是指的主。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西方的國王實在有些可憐,遠不是華夏大一統王朝君王可比的。

按下這些閒話且不提,卻說寧修與劉惟寧進入大雄寶殿後買來香跪倒在蒲團前許起願來。

許願嘛自然要默默的許,說出來就不靈了。

寧修也是默默的許願,他的願望很簡單就是能夠和靈兒幸福的過一輩子。

經歷了這麼多他算是看明白了,沒有什麼比家庭幸福更重要了。

家和萬事興,古人誠不欺我。

劉惟寧也許了願,不僅許了願還要求籤。

對此寧修卻是不怎麼感興趣。

解籤這種東西是典型的“替佛祖說話”,還不是僧人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若是誠心求佛祖庇佑許個願便行了,沒必要再求什麼籤。

但劉惟寧卻是非求籤不可的。

只見他神態莊重的坐在一個圓凳上,對面的僧人叫他抽出一根籤來,接過看後煞有其事的閉上眼睛口中默唸著什麼。

之後他猛然睜開了眼睛,以一種極為雄渾的聲音開始解籤。

他說了很多,劉惟寧聽的聚精會神,直是一句都不想漏掉。

這個籤是中籤,可以是福也可以是禍。

至於最後到底是福還是禍就得看劉惟寧的表現了。

經過僧人的分析,可以透過破財免災,去禍迎福。

劉惟寧對此自然是深信不疑,拿出一錠十兩銀子算是捐了香火錢。

寧修對於這種“買平安”的做法並不認同,但他也沒有多說什麼。

因為他知道他是無法說服劉惟寧的。與其弄得雙方都不愉快,還不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人嘛沒必要活的太“明白”,有些事情還是糊塗一些好。

劉惟寧求過籤後,心情大好。

他和寧修結伴走出大雄寶殿,往寺門方向走去。

便在這時寧修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嘶,她怎麼來了?

。。。。。。

。。。。。。

第二百八十八章 放榜(上)第四更

靈兒怎麼在這裡?

這也太巧了吧?

寧修不由得感嘆世界真小。

戚靈兒顯然也注意到了寧修,先是一愣旋即面上露出喜色快步迎上前去。

“靈兒。”

寧修率先發聲。

戚靈兒見寧修身邊還有朋友,不好過於嬌嗔,便微微笑道:“郎君。”

這一聲郎君卻是把寧修的骨頭都叫的酥了。

尼瑪要不要這麼肉麻?

其實是戚靈兒實在想不出來用什麼稱呼好了。

用夫君?可她們卻並沒有完婚吶。

用呆子,死鬼?她倒是想用,但是在人前總該給他些面子吧?

想來想去也只有用郎君了。

雖然郎君在明代並不是對男子的正式稱呼。

這一稱呼多見於唐代,是對年輕男子的稱謂。

在明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