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見到他時年輕了許多,這也難怪,李悠上次是在至德二年(757年),現在則是天寶十年(751年);和在睢陽城中相見之時,李嗣業年輕了六歲。
“哈哈,都尉一路辛苦,沒想到長安軍中卻也有都尉這樣的好漢。”李嗣業大笑著說道,大唐和後世大宋守內虛外的軍事佈局不同,他依舊延續了自從秦漢以來的傳統,將朝中的精銳都放置於邊塞之上,隨時準備剿滅邊塞的動亂,所以邊塞計程車兵一向不太看得上長安的守軍,李嗣業這句話雖然是誇獎,卻讓李悠不知道如何應對才好。
正遲疑見,一名約莫三十五六上下、文士打扮的男子快馬行到城門口,“都護大人有令,命果毅都尉李悠入城拜見。”
“此乃幕府掌書記岑參。”杜環在李悠耳邊小聲地說出了來人的身份,卻又是一位聲名赫赫的人物。
“在下見過岑先生!”李悠再次行禮,這位邊塞詩人在後世的名氣卻要遠遠超過高仙芝和李嗣業等人,李悠到先在還記得他那些膾炙人口的詩句,無論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還是《輪臺歌》都能全篇背誦。
在李嗣業和岑參的引領下,李悠和杜環很快來到高仙芝的帥府之中,高仙芝現在的官職是安西副都護、安西四鎮節度使,加授開府儀同三司,至於安西大都護一職則有宰相李林甫遙領,他姿容俊美,善於騎射,驍勇果敢,在西域多次擊敗大唐的敵人,留下了赫赫軍功。
高仙芝祖上本是高麗人,在和大唐的戰事中被俘虜後來歸順大唐,成為大唐軍中的一員,到他父親高舍雞時,已經成為大唐軍中的一名將領。高仙芝少年時就跟隨高舍雞來到安西,並因為父親的功勞被封為遊擊將軍,先後在安西四鎮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夫蒙靈察手下任職,因為夫蒙靈察的賞識積功升任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
天寶初年,以2000精騎擊潰達奚部的叛亂;天寶六年,攻陷連雲堡、擊敗小勃律,俘虜小勃律國王和吐蕃公主,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聞風而降;天寶八年,從從安西到竭師國(今巴基斯坦奇特拉爾);天寶九年,擊敗竭師國的軍隊,俘虜了竭師王勃特沒唐廷冊立勃特沒的哥哥素迦為朅師王。
連續的勝利讓高仙芝忘乎所以,他接著又馬不停蹄地擊敗了一向親近大唐的石國和突騎施,他的貪婪讓大唐的友軍漸漸變少,更招來了黑衣大食這樣一個強敵,不過現在的高仙芝或許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正高坐帥位之上看著李悠。
“末將李悠見過高都護,末將此次為都護大人帶來了車弩兩百、羽箭八十萬、投石機二十,糧草無算,另有工匠數百供大人所用。”李悠拱手行禮道。(未完待續。)
第337章 求戰
“數月之間,能從長安趕到碎葉城,也難為你了。”高仙芝為了達到突襲黑衣大食的目的,本來已經做好了失去這一批物資的打算,沒想到李悠卻在他準備進軍怛羅斯城之前的最後時刻,將這一批急需的物資和工匠送上,著實讓他有些意外。
長安的府軍不如邊鎮軍精銳是諸多將領早已熟知的事情,李悠能帶人穿越西域及時到達碎葉城,這其中所體現出的戰鬥力已經超出了大唐府軍的能力;這其中除了隨行的軍隊本來就是從長安選出的精銳之外,熟悉西域路徑的杜環以及有過西域行軍經驗的李悠都功不可沒,能完成這樣的任務也足以讓他們自豪。
“本都護會上奏朝廷,表明你們的功績;待物資清點結束後你就可以帶著你手下的人回去了,朝廷定然不會吝惜封賞。”有了高仙芝的背書,李悠這次的功勞就算是敲定了,日後升官獲賞當不在話下。
但者卻不是李悠想要的,他又不是大唐土著,這項功勞對於其他大唐都尉來說彌足珍貴,可他卻更想要參加到怛羅斯之戰中去,現在聽到高仙芝要讓自己回去,不禁有些著急了,連忙抱拳說道,“都護大人,且聽末將一言!如今都護大人既然要與黑衣大食決戰,末將亦想參與其中,還望都護大人成全。”
“這。。。。。。”高仙芝略有遲疑,他手下雖然號稱十萬大軍,但核心精銳卻只有兩萬多,剩下的要麼是安西各處徵集來的雜兵,要麼是葛邏祿、寧遠國等藩人部落的僕從軍,戰鬥力高低不等,忠臣心也是各異,現在有一支絕對忠於大唐的軍隊願意加入他們,高仙芝也是有些心動,但他之前和李悠並沒有打過交道,因此一時也不好作出決定。
“都護大人請放心,末將所率這一千精騎雖然不像都護大人的天威軍一般久經沙場,但也是按照玄甲軍的標準嚴格訓練;從長安到碎葉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