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舉措讓文官們的地位大大提升,但大魏卻也虛弱的不像話了。
幸好我已經提前做了準備,將來即使天下有變,只要那些族中的子弟爭氣,我琅琊王氏依舊可以覓得一條出路,王遜又從桌子上拿出另一封信遞了過去,“雲州的訊息也到了,嘉州伯五百團練擊潰亂賊數千。”
“此事孩兒已經知道,只是孩兒頗有不解,以文陽兄的實力又怎麼會在和這些不堪一戰的流民作戰時遭受如此嚴重的損失呢?難道團練就這麼難練?”王機一邊接過信一邊說道,從尉州到京城,他見識過李悠的統兵策略和周伯符的勇武,在他看來有這倆人在區區流民那堪一擊?理應大獲全勝才是,又怎麼會死傷兩百餘?
“我在禁軍之中安排了人手,據他回報此戰雲州團練斬首逾五百,自身損傷還不到二十人,那兩百餘名團練卻是偷偷去了嘉州。”王遜撫須說道,這些訊息可是連雲州的官紳都不甚瞭解的,若非他當初在李悠隨行的禁軍之中埋了釘子,他也會被瞞過去。
“文陽兄為何如此?”若是一般的武將報功,只會把自己的損失儘量說小,把敵人的損失翻倍誇大,李悠卻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將自己的損傷誇大到十倍,這是什麼道理?不等王遜回答他小心翼翼地說出了自己的猜測,“莫不是他想乘機擴編團練?”或許這也是個解釋,如果據實上報,雲州官紳定然會以為五百團練足以平定亂局,絕不會再多出一文錢。
“此其一也,其二是為了麻痺楊介夫。”王遜不僅也想到了這一點,他還看出了一些王機沒有想到的東西,“若楊介夫知道嘉州伯短短數月就練出如此強軍,定會心生警惕,如今這份戰績卻不會引起他的重視。”
“其三,這位嘉州伯大概不會是個忠於大魏的純臣。”王遜說完啞然失笑,他們這些人難道就是真的忠於大魏麼?若果然如此他現在豈不是應當去朝堂上扭轉楊介夫的一系列亂政,又怎麼會來行次鬼祟之事?
不過正因為如此,王遜才終於下定了決心,如今亂世將至,他反倒為李悠的野心而感到欣喜,此人面相異於常人,眼下又如此行事,愈加堅定他認為李悠就是潛龍的信心。
細細想來,從奪門之變開始,李悠似乎就一直在尋找回歸嘉州的機會,雲州大亂讓他藉機掌控了此地的軍權,如今他手中已經握有兩州之地,再加上和他共同進退的錢家,實力已經不容忽視,若是天下大亂,這就是他起家的根基。
“你準備準備,為父已經開始為你操辦外放的事情了;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你會在不久之後南下雲州,擔任雲州同知一職。”王遜做出了決定,至於藉口他都想好了,到時候大可以去和楊介夫一系的人馬說王機此舉乃是為了就近監督李悠,“到了雲州之後,除了定時給家裡通報訊息之外,其他什麼都不要做,專心輔助李悠管好雲州的政事即可。”(未完待續。)
第315章 為官之道
“小侄拜見世伯!”王機走進屋子,向上首那名相貌儒雅的老者拱手行禮,“家父與世伯多年不見,近來倒是愈發的想念了,小侄帶來了家父的書信。”說罷王機從懷中取出王遜寫給吏部侍郎崔太沖的信函雙手遞了過去。
“老夫也日常回想起昔日和王賢弟把酒狂歌的時候,只是一轉眼就二十年過去了,不知王賢弟如今身子可還康建?”崔太沖接過信函並未直接開啟,雙目之中滿是懷念,“那時候我二人都是青蔥年少,而如今卻都早已老朽不堪,等老夫告老辭官之後,定當前往琅琊拜訪王賢弟,到時候不醉不罷休。”
“有勞世伯過問,家父身子還算硬朗,每日在青箱樓上讀書寫字,倒也悠閒自在。”崔太沖和王遜年輕時候多有來往,王機此前也曾上門拜訪;吏部掌管百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勳封、調動等事務,王機想要出任雲州同知,離不開這位世伯的幫助。
雙方都不是外人,客套兩句崔太沖就開啟王遜的書信瀏覽起來,崔太沖畢竟年紀有些大了,區區兩頁信看了半刻鐘方才放下,“原來王賢弟是想讓賢侄去州縣之上歷練一番,此乃應有之義,吾理當出手相助。”
依照大魏祖制,不歷州縣不得擔任宰輔重臣,如今朝堂上的楊介夫、袁汝夔等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崔太沖思量著這大抵是王遜為他們琅琊王氏的千里駒將來進入中樞鋪路了;雙方向來關係融洽,再說琅琊王氏在朝野上下頗有勢力,再加上王機自從考取狀元之後,政績頗佳,操作起來完全不費什麼力氣,崔太沖自然樂得賣個好處。
崔太沖的反應和昨日王遜所言並無不同,當然這也要多虧了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