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從而可以相對將為輕鬆地刷到一波聲望,而不用遭受太大的損失。至於皇帝麼?若是他死了,大魏必然會變得四分五裂,這對李悠奪取天下更為有利。
“如今漠北諸部士氣正盛,不費一兵一組就拿下了天下有數的堅城龍城,若京城再擋不住他們,或許他們就會立刻南下,這對我們同樣不利。”司馬錯反駁道,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京城究竟守不守得住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必須藉此機會削弱漠北諸部的實力才行,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光憑京城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如今大魏還能和漠北諸部抗衡的唯有君上和河東討賊大使張果了,但張果手下也僅有三萬大軍,同樣擋不住漠北諸部,君上若是能早到京城一日,和張果合兵一處方才有些許希望。”
姚廣孝雖然熟讀兵法,但對於戰事終究沒有統帥過數萬大軍的司馬錯看得透徹,他們雖然都是為了李悠的利益,但因為專長和看問題角度的不同,因而出現了分歧。
“司馬先生說的是,近兩年來,漠北諸部接連大敗大魏,若不給他們一些教訓,或許今後大魏的軍隊就要喪失和他們對壘的勇氣了。”兩年之間喪師四十萬,漠北諸部在大魏士兵的心中簡直變得就好像是明軍心中的女真人一般可怕,龍城望風而降正是這個原因,因此在這個時候必須要有人站出來給他們迎頭一擊,如同岳飛擊敗金國人那般重新喚起中原人對抗這些蠻夷的勇氣。
這件事乍看對李悠並沒有直接的好處,但從長遠看來卻是非做不可的,只要有一場大勝就會打破漠北諸部不可戰勝的神話,喚起更多的人有勇氣和漠北諸部進行對抗,而且還會為李悠贏得巨大的聲望。
“如此,主公就放心北上吧,嘉州和雲州有貧僧和範先生在,定然出不了問題。”既然李悠已經做了決定,姚廣孝也就不再堅持。
“如此甚好,這幾日諸位抓緊時間做好準備,三日後郡主、司馬先生和許先生與我一同北上。”隨即李悠根據之前商量的結果做出了安排。
嘉州和雲州頓時變得忙碌起來,不斷地有大股兵馬向河邊聚集,錢驊手下的船隊也抓緊時間修補船隻做好運送士兵的準備,顧將子的工坊之中日夜不停地打造著鎧甲兵器。。。。。。兩州上下都在為大軍出征而努力著。
三日後,一萬步兵,五千騎兵在李悠的率領下分作兩撥踏上了北上勤王的路途,步兵乘坐錢家的船隻順嘉水而下,經由運河北上抵達京城,而騎兵將沿著河流和步兵一同北上,剛好可以藉著這個機會鍛鍊他們的騎術。
雖然有從陳慶之、衛青還有玄甲騎兵哪裡學來的騎兵訓練方法,但這些士兵訓練的時間終究還是有些短了,所以李悠希望能用大戰前的最後時間讓他們多成熟一些,如此將來和漠北諸部的大戰才會多一分勝算。
一萬五千大軍過境,尚未收到勤王令的沿途地方官紛紛為之膽寒,生怕觸怒了李悠惹出什麼事端來,還好李悠現在並沒有對付他們的打算,只是稍微勒索了點錢糧就算作罷。
經過十多天的跋涉,大軍來到錢塘境內,李悠來到錢府之中和錢颯經過了一番長談,事後錢颯將錢驊叫過去細細叮囑一番,等大軍再次出發的時候,隊伍之中多了三千名錢家視若珍寶的運河兵。
從錢塘沿著運河北上,沒過幾日大軍來到福王的封地之內,李悠讓司馬錯和錢驊繼續率領大軍前進,而自己則和李令月、許光一起留了下來。
“以前在京城的時候,郡主和福王打過交道,那麼這次就由郡主先出面了。”該扮成普通文士打扮的李悠對李令月說道。(未完待續。)
第404章 福王
眾人來到福王府外,薛紹先進去送拜帖,李悠和李令月則在馬車中等候,從窗戶中看過去,福王府佔地極大,金碧輝煌奢華之極,遠勝過李悠此前所見的其他王府。
“先皇在位時極其寵愛福王,若非群臣勸諫他甚至有可能替代李圭登基繼位。”或許是注意到了李悠的目光所在,李令月說起了這段往事,在經歷過這麼多事情之後她對李圭越發的看不起了,現在竟然直接稱呼起了他的名字,“因此在礙於群臣勸諫不得不將福王外放之時,先帝賜下了雙倍的封地,更親自下令工部修建了這所福王府;我記得當時戶部存銀不多,先皇還從自己的內庫中調撥了不少銀子。”
“如今看來若是福王繼位倒也差不到那裡去。”李悠也忍不住吐槽了一句,想要比李圭做得更差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這位福王是個喜好玩耍的性子,若是由他繼位朝政恐怕早就歸了楊介夫。”李令月想著要是如此,起碼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