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頭搖頭不已,光是這三箭就已經足以要了楊國忠的性命,更何況那刺客還在箭頭上抹了馬糞,這下子就算是孫思邈復生也救不了楊國忠的性命了。
當楊國忠死於刺客之手的訊息傳來,楊家姐**哭不已;而長安城的百姓卻無不喜笑顏看,為這名殺死了楊國忠的好漢暗暗叫好。
而這個時候李悠卻早已和潘鳳二人遠遠離開了長安城,北上范陽城,前往河東節度使安祿山的地盤行去。
安史之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關鍵的是唐代邊鎮節度使的權利過大,這一點是李悠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他只能將霹靂彈的製作方法獻給李隆基,並建言嚴守秘密,只能在長安製造此物,再行運往各個邊鎮,這些李隆基早已同意,算是稍微加強了一點中央的實力。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李林甫為了避免邊鎮節度使立功還朝,取代他宰相的職位,所以稱胡人忠勇無異心,建議李隆基用胡人為鎮守邊界的節度使,而且又放任他們擁兵自重,造成了安祿山尾大不掉的結局。
李林甫還活著的時候,安祿山對他極其敬畏,絲毫不敢有異樣心思,但當李林甫死後楊國忠接任宰相,壓在安祿山頭頂的一座大山終於搬走了,安祿山自此再無顧忌;而楊國忠這個草包又在日後征討南詔時葬送了大唐二十萬精銳,此消彼長之下安祿山野心日盛,不久之後即以誅楊國忠為藉口舉起了叛旗。
而現在楊國忠已經被李悠刺殺,即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