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完成任務的喜悅瞬間就不翼而飛,李悠在床上一直鬱悶了好久,最後只得長嘆一聲!既然事情無法改變,那麼就只能接受了!希望下次虎符能給自己安排一個輕鬆些的任務吧!

第二天醒來,李悠和錢驊繼續乘船北上,一邊沿路拜訪親朋故舊,一邊品嚐各地美食,當然也少不了去比較一番各地秦樓楚館的不同風味!但錢驊始終不肯讓李悠在哪些地方過夜,弄得李悠很是鬱悶!

“子騏兄,這自從過了長江到了北邊!運河兩邊的流民似乎越來越多了啊?”天下是否安定可是關係到自己能不能過上紈絝生活的要緊事,他在任務世界裡打生打死已經很累了,並不像在主位面也牽扯到戰事之中,故而一看到運河邊那些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流民就忍不住問道。

“哎,自從聖上登基以來,關中、三晉等地連年乾旱,去年又發了蝗災!這百姓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難過了!”錢驊看到這一幕也忍不住搖頭嘆道。

“那當地的官員和朝廷就不管麼?”李悠皺起了眉頭,因為災年而導致起義的事情在史書上層出不窮,這大魏朝可別完了啊!我還要當舒舒服服的過日子呢!

“當地的官員只顧著巴結上司,魚肉百姓!每到災年都是各地豪紳兼併土地的好機會!這些官員才不敢阻礙他們的好事!又怎麼會用心去賑災呢?”錢驊在家裡聽他父親說得多了,對這些門道也很是清楚。

“至於朝廷!陛下如今因為大禮儀一事和群臣鬧得不可開交!朝廷中各重臣分作兩撥整日爭吵不休,誰也無心去管這些災民!”錢驊苦笑道。

大禮儀?這是什麼玩意兒?

第101章 朝政紛亂(12000收加更)

“子騏兄,這何為大禮儀?小弟久在嘉州,兩耳不聞窗外事,尚且還是頭一次聽說此事,還望子騏兄為我解惑!”李悠好奇地問道。

“這。。。”錢驊左右張望,李悠見狀連忙揮退左右,直到甲板上只剩下了他們倆和許光三人時錢驊才開口說道,“此事事關陛下,故而須得慎重才是。”

於是乎錢驊開始說起了大魏朝朝廷上這兩年爭吵的最兇的話題,“先皇去年駕崩時並未留下子嗣!好在先皇此前已經有了準備,從趙王爺家將陛下接進宮來悉心教導,駕崩前更是立下了遺詔命陛下繼承皇位!”

“本來此事雖然少見,但也在情理之中,陛下在從趙王府搬到宮中後跟隨先皇處理朝政,頗得群臣讚譽;繼位後太后支援,群臣信服,本來眼看著本朝就要中興了,沒想到卻鬧出了一件大事!”錢驊苦笑著搖搖頭繼續解釋道,“陛下即位次年,詔議崇奉生父趙王典禮,宰相楊介夫、御史大夫賈澄等力主稱先皇為皇考,趙王為皇叔;而太尉英國公丘元德等則主張稱趙王為皇考,朝廷重臣分作兩派吵得不可開交!”

“宰相楊介夫、御史大夫賈澄等認為陛下既然是由小宗入繼大宗,就應該尊奉正統,要以先皇為皇考,趙王改稱‘皇叔考趙大王’,母妃蔣氏為‘皇叔母興國大妃’,祭祀時對其親生父母自稱‘侄皇帝’,另以趙王次子為趙王之嗣,主奉趙王之祀。”

“而太尉英國公丘元德等則認為趙王既為陛下生父,亦是應稱其為‘皇考’,此乃人倫常情,陛下此舉實乃至孝!”

“而宮中對此卻頗有不滿,尤其是太后聽聞陛下打算冊封自己生母后更是擔心自己地位不保,故而親自起草了詔書,嚴厲指責丘元德等人,認為不當稱趙王為皇考。”

“額,朝廷上真是為此事而爭論麼?”李悠有些不相信,這讓他想起了大宋英宗繼位時的濮議之爭,和大明嘉靖皇帝繼位時的大禮儀一案!這兩件事情和此事如出一轍,都是皇帝無嗣,繼任者對親生父親的稱謂而引起的朝政動盪。

只是大宋英宗時的濮議並非單純的禮法之爭,而是朝廷新舊勢力藉此一爭高下;大明嘉靖皇帝繼位時亦是如此,嘉靖皇帝藉助於大禮議驅逐了楊廷和等老臣,組建以張璁為首的自己能夠掌控的朝政格局,將皇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果然錢驊的回答和李悠所想如出一轍,“此前先皇體弱多病,朝政多落在以楊介夫為首的群臣手中,他們希望的是陛下也能像先皇一樣垂拱而治,將朝政交由他們處理!因此萬萬不想看到陛下奉趙王為皇考的舉動!”

李悠點頭表示自己明白,這樣的舉動讓楊介夫等人以孝道為藉口要求皇帝遵從先皇之道的打算有落空的危險!試想下如果皇帝真的肯按照先皇的想法行事,又怎麼會固執於要求給自己的生父上‘皇考’的尊號呢?這意味著他對先皇的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