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心情頗為複雜,一面是因為錯過追擊烏孫殘兵的遺憾,而另一面又是對李悠口中那夢幻一般城市的嚮往——長安真的如此偉大麼?
“記住你今天的話,如果使者和陳將軍稍有不測,不用陛下發話,我都不會放過你!”韋西什卡眼中閃過一絲嫉妒的神色,他也想去看看大漢計程車兵是不是真如李悠所說那麼驍勇善戰、大漢的將軍是不是還有如同陳將軍一般的偉大人物!
告別月氏王、韋西什卡以及其它來送行的各部貴族,李悠率領著使團踏上了迴歸東土長安的路途,這支隊伍的人數比他從長安出發時多了兩倍有餘,除了李悠、陳慶之、堂邑父、潘鳳和剩餘的三十餘名士卒、醫者、文官之外,還有大月氏的使者胡維什卡和他的三百騎兵,樓蘭二王子伏密駝和他的親隨,小小的一支隊伍裡竟然有三個國家的代表。
這次回長安,李悠不打算沿著來路返回,而是選擇了另一條路,他們將轉向南方到達莎車國,然後穿越蔥嶺河來到崑崙山北麓,沿著崑崙山北麓折向西方穿越于闐國、精絕國、且末國,重新返回樓蘭國境內,再從敦煌進入匈奴的領地,再次突破匈奴人的圍追堵截沿著河西走廊回到長安城。
這條路線幾乎與他來時樓蘭國、焉耆國、龜茲國、溫宿國、姑墨國、疏勒國的路線平行,只不過來時的路線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北側,而回歸時走了南側。
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