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宮之後,李圭將自己單獨關在房間裡,接連將書桌上的硯臺、架子上的花瓶等物件摔得粉碎,方才開啟房門,將魏士良召喚進去。
“奴婢叩見陛下。”魏士良跪倒在地,即使被花瓶的碎片扎破了膝蓋也不敢有絲毫異樣。
“朕記得之前楊介夫曾經提過讓太平去唐括部和親吧?”李圭緩緩說道。
魏士良心中咯噔一聲,暗叫不好,如此緊要的關頭,他卻想要處置太平郡主,實在是太不明智了;太平郡主深得太后喜愛,在宮中、朝唐之中頗有勢力,眼下拉攏還來不及呢,陛下卻要將她趕走,這豈不是自斷一臂?
“是,當日陛下以和親有礙大魏顏面將楊相國批駁了一番,此事就這麼作罷了。”可他身為皇帝身邊的太監又能說什麼呢,只能如實回答。
“嗯,當日朕是這麼說的。”李圭心中隱隱有些後悔,早知道當日不如就聽了楊介夫的安排,他似乎忘了沒有太平郡主他又怎麼回宮呢?“不過如今想來,太平的年紀也卻是不小了,早就到了該嫁人的時候,和親是肯定不行的,魏士良,你去查檢視有那些合適人家的子弟尚未成親?早些把這件事辦了吧。”
“是,奴婢遵旨。”魏士良小心翼翼的站起來,他知道是方才他彙報的事情引起了李圭的誤會,導致他對太平郡主產生了厭惡之情。
先是得罪了楊介夫,現在又惹上了太平郡主和李悠,長樂宮裡的太后肯定對自己也是恨得咬牙切齒吧?而陛下也只是因為暫時無人可用才繼續讓自己留在身邊的,魏士良對自己的將來感到一陣兒悲涼,這就是殫精竭慮為皇帝辦事的下場啊。
還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吧,也不求將來能保住性命,只要他們能念著今日誌強給自己一個痛快就是好的了,接連發生的事情讓魏士良對李圭徹底失去了信心。接著去查詢資料的機會,他悄悄地將這個訊息散了出去。
而正在此時,李悠也接到了一個壞訊息,河東四府有妖道作亂,聚集亂民十餘萬起事,眼下已經攻下了三座縣城,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河東四府的求援書已經送到了京城之中。
如今是大亂將至啊,外有唐括部,內有亂民,朝堂上更是亂成了一鍋粥,這是亂世將要到來的跡象啊。(未完待續。)
第230章 團練
“河東四府的八百里加急文書你們都看過了吧?趕緊議一議此事究竟該如何處置為好。”河東一帶是世家大族聚集之地,而且距離他的根據地弘農也不遠,故而楊介夫對妖道蠱惑流民作亂之事非常警惕。
“必須將這些賤民統統斬殺以儆效尤。”兵部尚書袁汝夔當即喝道,他的老家可就是在河東四府之中,若再有遲疑這些亂民就殺到他們家了,從河東四府送上來的文書看,他們家的田地已經被毀的差不多了,今年的收成算是完了,袁汝夔心疼的直滴血。
“兵從那裡來?我大魏歷來講究守內虛外,重兵全都集中到京城,而這兩年京營禁軍隨時多達四十萬,就算現在還剩下些,恐怕也不能離開京城。”吏部尚書盧承慶家在范陽,倒是不如袁汝夔這般著急。
那些距離河東四府尚遠的世家、寒門的官員們紛紛點頭稱是,如今京中才是最緊要的地方,若是己方大軍離開京城去河東討伐亂民,京城的脆弱平衡就會被瞬間打破,他們這些文官怕是要被李圭下獄處死了。
因此大廳之中的文官們立刻分成了兩波,一波以袁汝夔為首,要麼是家在河東,要麼和河東的大戶人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們堅持認為從京城調集少量兵馬不會出事,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將這些流民剿滅,好儘量讓他們的家族避免損失。
另一派則以盧承慶為首,大多是和河東一帶沒什麼利益瓜葛的官員,他們顯然更關心自己的安全問題,絕不肯放走京中的一兵一卒,雙方吵得不可開交。
“不如讓嘉州伯李悠帶兵前往河東剿滅流民?”參知政事胡松年出來打圓場,“如此一來可以將他從京中調走,二來這李悠在領兵打仗上倒是有一手,由他出面必可很快平定河東,恢復當地安寧。”
“不妥,且不說陛下會不會放李悠出京,須知兵乃凶事,若是讓他到了河東,誰敢保證他不會藉機報復,屠戮我族中子弟?”當即有出身河東的官員反駁,開什麼玩笑,他們這些人剛把李悠擺了一道,御駕親征害死勳貴無數,又怎麼敢讓李悠這個勳貴子弟去他們的根據地?李悠甚至都不用自己出手,只要帶領麾下人馬將流民逼到他們家所在的方向借刀殺人即可,事後還沒處說理去。
河東一系的人馬很快想明白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