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朗聲道:“眾位湖州百姓,兩年前我湖州鬧饑荒,大夥將存糧吃盡,都餓起肚子。是誰拯救了大夥?”
“安樂王!”臺下傳出海嘯般的叫喊聲。
“對,是安樂王,安樂王對大夥有再生之恩,我們不能不感激,所以本官今天特意在此舉辦感恩會,與大夥一起紀念安樂王。”魚同虎吼一聲。
臺下響起雷鳴般的叫好聲。
張慕仙眉頭一皺,“魚同他想幹什麼?”
魚同一番話將萬人情緒點燃,兩個呼吸後百姓氣勢稍弱,他輕輕舉起手,臺下慢慢安靜下來。
“本官組織大夥在此集會,是為了宣揚安樂王的善行。為此本官派人走遍湖州府十四縣,從中遴選出十四戶百姓,這些人都身受安樂王活命大恩。下面由他們一一講述安樂王的善行。”
魚同說完後緩緩退到感恩臺一角,那裡有一張案几。幾名衙役引著十四名百姓走上高臺,其中一名百姓面容猥瑣,身材矮小,他搶先一步從百姓中走出向臺下道:“我叫牛二,安樂王對我牛家有大恩啊。”
魚同皺起眉頭向身後衙役頭領道:“怎麼回事?不是讓你們尋找相貌憨厚的百姓嗎,怎麼弄個無賴上去?”
身後衙役頭領尷尬道:“一時找不到那麼多相貌憨厚,能言善辯的百姓,這牛二能說會道,只能拿他充數。”
魚同轉過頭向臺前看去,牛二已經開始眉飛色舞講述災荒到來時,他家如何困頓,講述他老孃天天哭喊著要吃肉羹,講述他媳婦為讓他老孃吃上肉羹,將自己小腿上的肉割下一塊給老孃煮成了肉羹。
魚同越聽越不對味,向身後衙役頭領道:“牛二當這兒是茶館嗎?滿嘴胡說八道,他當是講評書嗎?快將他叫回來,少丟人現眼。今天的事辦砸了,本官將你們全部發配嶺南!”
衙役頭領心中一凜,忙上前將意猶未盡的牛二拉回來。
第二位百姓相貌憨厚,人未開口先哭泣起來,然後斷斷續續講述災荒到來時,不兩日家中米缸就已見底。他每日天不亮去城中買米,但米價日高,不過十來天功夫家中一點存銀盡數被奸商賺去。他每日起床後都要面對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滿臉菜色的老孃。
“我滿心難受,不得不上山挖野菜給家人充飢,後來挖野菜的人越來越多,野菜越來越少,我只能去剝樹皮,再後來樹皮也剝不到了。正當我想著一家人會被餓死時,安樂王來了,給我們帶來了白花花的大米飯。安樂王救了我們一家啊!”此人聲情並茂講完,臺下不少人感同身受,都跟著哭了起來。
魚同向身後衙役頭領道:“他叫什麼名字?哪裡人士?”
衙役頭領低聲道:“這人叫陳忠,家住德清縣,大人你別看他相貌忠厚,其實是個無賴破落戶。”
魚同讚道:“謊話說的聲情並茂,是個人才,此事結束後你將他喊來見我,倒是一個做官的材料。”
衙役頭領低頭道:“是。”心中對陳忠羨慕起來,心中盤算道:“我是敲詐他一下,獲得短期利益,還是與他交好,放長線釣魚?”
陳忠下來後,又有一個相貌憨厚的百姓上臺,這百姓先將家世講明,這才開始陳述面對災荒的經歷,他言語樸素,但是更有感染力,一番講述下來,不少人淚如雨下,天空中金色的信仰之力已經凝如實質。
張慕仙盤膝在黃金竹頂端閉幕養神,靜靜等待魚同如何將這處大戲收場。
接下來十四名百姓依次上臺講述自身面對災荒的恐懼和對安樂王的感恩之情,中間魚同更是邀請臺下幾名精神振奮的百姓上臺講述,將現場氣氛活躍至極點。
從辰時到未時,日已偏西,數十位百姓輪番上臺講述,百姓的熱情數次被點燃,一浪高過一浪。
重點關注信仰之力的張慕仙卻漸漸發現一絲不同,百姓熱情雖越來越高漲,但是飄出的信仰之力卻越來越少,不由嘴角逸出一絲笑意。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魚同原來打的是這個主意。先揚後抑,不知他從何處出手抹黑安樂王?”張慕仙充滿期待喃喃道。
第四十一章 倒神運動
民間有句俗語,好話說三遍,雞狗不待見。
魚同讓人不厭其煩講述安樂王的功德,每個版本都千篇一律,大同小異,現場數萬百姓早就產生一絲“感恩疲勞”。
見時機已至,魚同向身後衙役頭領使了個顏色,那衙役頭領向臺下打了個手勢。
“小人有一事不明,欲向魚大人請教!”臺下響起一道清朗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