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十萬軍隊就顯得有些單薄了。
古唐與華夏不同,畢竟華夏大地經過了無數次的內戰,而古唐自從建國以來,就一直在繁衍生息,從未有過內戰,至於對王權的置疑,也是最近幾年的事情,雖然四方都有強敵環伺古唐,但是這並不能影響古唐國的發展與繁榮。
對於南疆的不尋常,遼伯侯萇踅已經有所耳聞,但是他並不知道拓拔黨已經被趕出了南疆,而且連唐明也死在了南疆,因此萇踅的確想不出南疆突然迅速擴軍的目,因為他對拓拔黨父子頗為了解,知道他們都是安於現狀之人,絕對不會有圖謀王權的打算,加上南疆剛剛大捷,全勝非洲軍團,就更沒有擴軍的理由了。
宇波赤和宇波流雲就不像萇踅那樣迷茫了,自從宇波文前往南疆,便遲遲不歸,而且失去了音訊,就在宇波文失去音訊後,再度傳來南疆境內迅速擴軍的訊息,兩人不約而同的想到了最壞的結局。
不論其他幾方勢力是否注意到了南疆的巨大變化,劉樹生卻不曾改變自己的策略,那就是強兵強民,唯有兵強才能爭權,唯有民強才能穩固後方。
在此期間,劉樹生一改拓拔黨父子以往的作風,竟然主動出擊非洲,經過一連幾次大勝後,終於迫使非洲無條件的接受劉樹生所有的停戰條件。
劉樹生透過此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不僅由非洲得到了他亟需的糧草等軍需物資,而且也在非洲十五國中重新樹立了古唐國的威嚴形像,令非洲十五國不敢再對古唐國有所企圖,至少近些年來,絕對不會再有戰事。
經過劉樹生一番苦心經營,他終於鞏固了後方,斷絕了後患的劉樹生已經躍躍欲試,只等一個足以令他一舉拿下都城以及宇波家掌控的西域的時機,另一方面,他又派出密探到西北方遼伯侯萇踅那裡,嚴密的注視萇踅的一舉一動。
一場將會震驚古唐國曆史的爭奪王權之戰即將上演,滿天的陰霾使每一位當權者都感到了危險的迫近,而眾人之中,只有劉樹生笑盈盈的坐視局面向自己所希望的一面發展著……
………【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服宇波文】………
宇波文身上的傷勢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調理,基本上已經痊癒了,只是他的行動受到了嚴密的控制,雖然宇波文並未被關進大牢,但是也只能在劉樹生允許的範圍之內走動。
劉樹生的大營此時已經今非昔比,連綿數十里的大營,縱使宇波文有天大的本事,也難逃出生天,所以他只能心甘心願的被劉樹生軟禁著。
「宇波文最近都忙了些什麼?」劉樹生突然想起宇波文來,令童行有些措手不及,他幾乎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大營之中還軟禁著古唐國的第一智者。
「末將不知,這些日子以來,全營上下都在加緊操練,所以無心再顧及其他!」童行答道。
劉樹生凝視著帳外,天邊一朵浮雲在劉樹生的眼前緩緩飄過,雲是被風推著走的,而此時的宇波文也許正如浮雲一般,需要劉樹生給他一些風力。
劉樹生也覺得是時候將這位古唐國的第一智者收服於麾下了,因此他對著童行問道:「你認為宇波文有可能向我們屈服嗎?以他現在的處境以及我軍的氣勢,宇波文會與我們對抗到底?還是會向我們屈服!」
童行吃驚的看了劉樹生一眼,他沒想到劉樹生會有如此大膽的想法,收服宇波文?憑宇波家的勢力,宇波文又怎麼可能向劉樹生屈服呢?雖然他此時身在劉樹生的大營,但是宇波家不只有他一人,還有一位名震西域的宇波赤大將軍,以及高深莫測的宇波流雲。
「在末將看來,只要宇波家的勢力還在,宇波文就不會向我們屈服,就算他屈服了,也只是表面上的屈服,他絕對不會完全投向我們一邊的,畢竟他還是宇波家的人,況且我們南疆現在也沒有顯現出吞併天下的意願,古唐國依然只處於僵持狀態,宇波文就更加沒有理由投靠我們了!」童行分析道。
劉樹生微微點頭,童行分析得沒錯,但是這只是平常人的看法,而劉樹生卻認定宇波文必然會成為自己最為忠誠的賢臣,這位古唐國的第一智者,眼光自然與別人大不相同,只要讓他看到南疆的強大,相信宇波文絕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與劉樹生對抗到底,只要劉樹生給出的條件可以令他滿意,收服宇波文指日可待。
雖然童行的分析並不讓劉樹生贊同,但是他也為童行的進步之快感到高興,自從童行未動一兵一卒,便將佛心等人生擒活捉的那天起,劉樹生便對童行有了不同的看法,他似乎不像外表所表現出來的那麼憨直,而且近幾個月以來,進步更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