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不足一個小時,便悄然結束了。
劉樹生的大軍順利進駐泗水關,與長江北岸的唐龍隔江相望。經過這一戰,劉樹生的聲威更振,一日之間拿下泗水關的訊息不脛而走,令古唐國上下都為之震撼。
「劉王,泗水關守將陸天亞在此,如何處治,請劉王明示!」方秦將已經昏迷不醒的陸天亞像扔小雞似的扔在劉樹生的馬前。
劉樹生見狀深吸了口氣,微微搖頭,他與陸天亞之間結怨太深,別人可以投降,但是陸天亞卻永遠都不會向劉樹生投降,留下他也只會為自己留下無窮後患而已。
劉樹生想到這裡,冷冷的說出一個字:「殺!」便不再看陸天亞,對於一個已經昏死過去的人來說,死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因為不會有痛楚,也不會有死前的畏懼,如同熟睡一樣離開了人世。
這也是劉樹生對陸天亞最後的敬意,讓他沒有任何痛苦的離開人世,這是劉樹生對一位臨敗卻依然奮勇殺敵的將軍最高的敬意了。
泗水關城被劉樹生攻破,打擊最大的莫過於長江北岸的唐龍了,失去了泗水關這道屏障,那麼劉樹生很快就會將矛頭指向長江北岸。
唐龍是唐明的表弟,藉助唐明才得以成為古唐國擁兵一方的主將,事實上,他並沒有多大的本事,如今讓他獨自面對劉樹生,他心裡哪裡還有把握。
況且古唐國境內的長江與華夏國的長江簡直沒得比,古唐國內的長江雖然也很深,但是遠不如華夏國內的長江水流湍急,也沒有多大的風浪,只是一條靜江而已,敵人可以輕易渡過,只不過渡江的部隊如果遇到對岸的襲擊,就會有葬身江底的風險。
劉樹生雖然已經拿下了泗水關,但是他暫時還不打算渡江作戰,畢竟現在他已經將江南大片土地收於自己麾下,顧凝兒也堅持止兵息武,休整人馬,在大軍休整完備之前,渡江作戰就等於自取滅亡。
顧凝兒想得要比劉樹生長遠得多,她已經想到,攻下古唐國國都只不過是劉樹生統一古唐國的中途驛站,而且攻下國都不久,便有可能立刻與其他兩大諸侯會戰,到那時,劉樹生的部隊已經身經百戰而疲憊不堪了,再遇到休整完備的西域和西北的大軍,必然會敗北而歸,到時劉樹生再想翻身,就難上加難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全力備戰】………
在劉樹生攻下泗水關不久後,夏侯無極也由南疆趕到了泗水關,短短十幾日內,劉樹生的疆域已經擴大到了長江沿岸,夏侯無極也有些擔憂,畢竟劉樹生的征伐速度太快,如果不能安撫被占城池的民心,到時這些百姓將是劉樹生無窮的後患。
「這次泗水關大捷,全仰仗各位將軍不辭勞苦,奮勇作戰,樹生方能得其大勝,樹生先乾為敬,望各位將軍日後能一如既往,同心同德,助樹生一臂之力,統一古唐!」劉樹生欣喜的說道。
慶功宴上,劉樹生高舉得勝之杯,滿臉喜悅之情,他自然不會再如潼關大捷一樣,將功績攬到自己身上,經過顧凝兒的一番說教,劉樹生不再看重自己的軍功了,畢竟他已經身為劉王,而在此之前,他劉樹生的大名已經遠播古唐內外,許多周邊的鄰國都為聽到劉樹生這個名字而膽顫心驚,因此他不如將所有功績歸到自己的部下身上,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勵做用。
經過一番寒暄後,眾將紛紛交杯換盞,開懷痛飲了,但是劉樹生卻遠不如這些將領樂觀,因為下一步將會怎麼樣,劉樹生自己心裡也沒有底,因為南疆地處古唐最南端,南疆計程車兵們根本沒有打過水戰,也沒有戰船,想渡江作戰肯定要費很大的周折。
而且在這些準備工作之中,要數造船最令劉樹生頭痛,幾十萬大軍渡江,不同於平民百姓,少說也要上千條大船,這項工程對本來就不是很富裕的劉樹生,或更確切的說,是對於劉樹生的國庫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工程。
因此劉樹生悄悄的離開了座席,他回到內府,低頭冥思,希望可以想到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
劉樹生剛剛離去,顧凝兒和夏侯無極也各自離席,一同來到了內廳。對劉樹生心裡的擔憂,夏侯無極和顧凝兒早就已經記掛於心了,而且在攻打泗水關之前,顧凝兒就已經想到了渡江作戰對劉樹生來說是何等的艱難了。
顧凝兒問道:「樹生,怎麼了?有心事嗎?你不妨說來聽聽,看看我與夏侯先生能否助你一臂之力。」
顧凝兒毫不忌諱夏侯無極也在場,竟然極其自然的拉過劉樹生的手放在自己臉上,含情脈脈的看著劉樹生。
夏侯無極的眼睛瞪得老大,真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