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南疆鐵騎的悍勇,夏侯無極自然心知肚明,加上在古唐國連獲大勝,素有無敵之師的美稱,又怎麼會輕易放過司馬燕。
過了不久,劉樹生也趕到了兩軍陣前,司馬燕見果然是劉樹生率軍歸來,心中的懸石才算落定,不然司馬燕今日就真的要抱著必死的決心應戰了,她萬萬沒有想到,劉樹生失蹤一年半後,會如此興師動眾的回到華夏來。
「樹生,真的是你嗎?嗚嗚……」司馬燕不禁大放悲聲,劉樹生失蹤的這一年以來,華夏的變化實在太大了,司馬燕與劉不凡兩人苦苦支撐,形同夾縫中求生存一般的艱難度日,隨時都有被披風盟、南宮世家以及歐陽世家聯手消滅的危險。
劉樹生催馬來到司馬燕近前,輕嘆了一聲,安慰道:「這一年多以來,你們受苦了!還好,司馬世家還沒有被其他幾大世家兼併,哈哈……這真是萬幸啊!對了,燕兒,我堂弟劉不凡現在如何了?他還好嗎?」
司馬燕長嘆了一聲,不住的搖頭,說道:「唉……一言難盡啊,樹生,快隨我回都城,我們慢慢詳談,這一年多來的變化實在太大了,我們還有見面的一天,已經是不容易了。」
劉樹生看了看司馬燕,微露難色的說道:「現在我可是率領古唐國舉國上下遷來華夏,我的臣民還沒有安身之所,燕兒,可否為他們操辦一下?」
司馬燕含笑說道:「這一點你放心,我這就派人大興土木,保證在十日之內,讓他們可以在華夏安居,這幾日還要委屈他們住在軍營之中,可以嗎?」
劉樹生想了想,也只好如此了,能在十天之內解決這麼多人的起居,對司馬燕來說,已經是竭盡所能了,劉樹生也不能再有任何要求。
接著古唐國與司馬世家的大軍就合兵一處,一同向司馬家的都城所在地——臨城出發。
劉樹生不禁感到奇怪,司馬家的都城原本並不在這裡,可是隻有一年光景,怎麼會遷都到了臨城呢?劉樹生心裡不禁陰影連連,他真沒想到,一年的時間,就足已令司馬家落拓到了這等田地。
劉樹生一路之上,都沉默不語,直到跟隨司馬燕回到了王府,劉樹生才對司馬燕問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司馬家的都城原本在梅城,你為何要遷都呢?這對國家是極為不利的事啊!身處亂世,就是要臨危而不亂,才有能力保全國家,可是你為何……」
司馬燕看了看劉樹生,她又何嘗甘願遷都到臨城來,只是她再也沒有其他的選擇。自劉樹生離開華夏後,司馬家與劉家一連數次被其他三家的聯軍擊敗,因為一敗再敗,以致於疆域不斷縮小,現在兩家的勢力範圍加在一起,也不足先前的七、八成了。
「這一年多以來,歐陽永華與其他兩家聯手,不只一次打敗我們,現在劉家的都城也不在四海城,而是在望遠,你可想而知,如今我們兩家已經到了何等地步了吧!如果再沒有轉機,只怕要不了幾個月,我們兩家也會步了陳家的後塵,在華夏成為歷史了。」司馬燕解釋道。
劉樹生聽後,臉上露出一抹冷峻的神情,一雙眼眸中,透出令人膽寒的殺氣來。
夏侯無極、方秦與童行等人見劉樹生殺氣突生,便知劉樹生大有立即向四方擴充的野心,雖然劉樹生打算一揚劉家與司馬家的軍威,但是可惜眼前的形勢還不允許劉樹生過早用兵。
「劉王不必動怒,其實現在情況如何都不重要,只要我古唐大軍修整完畢,便可以四面出擊,大挫這幾大世家的銳氣,不過我想近一個月來,最好不要動兵,我們先按兵不動,以逸待勞,如果其他幾大世家得知我方得到了古唐國的增援,必然會有所行動,若他們並不知曉我方的變化,那麼我們正好可以打他們一措手不及啊!」夏侯無極勸道。
劉樹生本來已經大怒,但是聽夏侯無極這麼一說,也只好暫時將怒火壓下,待來日再與歐陽永華算總帳。
不過目前劉不凡還沒有得到劉樹生已經由古唐國歸來的訊息,司馬燕認為應該立即通知他,再等下去,只怕劉不凡會撐不住了。
「我看這樣吧!我立即派人到望遠去通知劉不凡,告訴他你已經由古唐國歸來的訊息,這段日子來,他常常派人來向我打聽你的訊息,可是我又怎麼可能知道呢?看起來不凡也快撐不住了。」司馬燕提議道。
劉樹生微微點頭,就算司馬燕不派人前去,劉樹生自己也會派人去請劉不凡到臨城來的。
這一別就是十幾個月,劉樹生的心裡也很記掛這個與他一起長大,從小就依賴著他的堂弟。
「現在先和我說說華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