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斯言之玷

《雙佩行》最快更新 [aishu55.cc]

天氣漸熱,太子的屍身不宜擱置太久,太子薨逝的訊息也傳了出去,東宮擺靈數日後,才下葬皇陵。一時間數萬百姓夾道送喪。

更有甚者,有不辭萬里從各個州府前來的百姓,紛紛前來給太子送行。

太子封號章淮,諡號靜德,下葬景陵。

諸王府,皇親,皆擺靈相送。

太子妃蘇氏自請入皇陵,以陪太子。皇帝思慮良久還是准奏。

太子妃陪葬後,皇帝便重啟當年黨政一事,太子妃母家沉冤得雪,一時間盛京沸沸揚揚。

皇帝親自下旨,派中宮內官,迎太子妃一家回盛京。

可憐那蘇大人,如今已經兩鬢斑白,又為女兒幾乎哭瞎了雙眼,只能憑藉著一根柺杖進宮謝恩了。

章淮太子與太子妃是青梅竹馬,太子妃的父親原是太子太傅,因此太子少時經常進出老師府邸請教問題。

太子妃生的清麗,卻通讀古今文章,二人時而相談,雖則都尊男女大防,不曾有失禮之處,太子仍舊為她的才學折服。

皇帝忌諱太子與朝臣相交,更畏懼他迎娶貴女入宮,到時效仿唐宗以逼自己退位。

因此,當見著太子與太子太傅之女暗生情愫後,大筆一揮,封了蘇氏氏女為太子妃。

蘇大人是寒門子弟,為人清正,並不貪慕權勢,因此並不為女兒入主東宮感到高興。反而每日兢兢戰戰。

太子看的出老師的憂慮,曾向老師做出擔保:“不負佳人。”

太子妃嫁進東宮後數年,並未有過子嗣,不知是太子妃的緣故還是太子的緣故。也曾請了太醫瞧過,只說二位殿下一切安泰,身體並無不好。

皇后著急,也曾給太子宮中塞過人,但太子拒絕數次,言明自己身體自幼不好,只想與太子妃二人白首偕老,如今沒有聖孫,也是時候未到,安慰皇后不必著急。

因此,太子雖二十有五,膝下無子,東宮卻從來只有太子妃一人而已。

自從幾年前蘇大人一家被貶,太子妃每日垂淚,太子時常照拂遠在越州的老師一家,二人雖都是至尊之位,卻從未離心。

如今孤鳥在世,有何意思?不若共赴黃泉,也算好結局。

三月二十,陳辭在越州與嘉州交界趕上了單青城。

此時經過數十日的你追我趕,二人皆是疲憊至極。

單青城髮絲散落,坐下黑馬也在喘著粗氣。

見陳辭派兵將他一隊人團團圍住,坐在馬上笑道:“世子追的倒是緊。”

陳辭皺眉看向他,冷聲道:“你到底是誰?是仇明月?還是暮晚?”

單青城端坐馬上,朗聲道:“我是齊人,名喚單青城。”

陳辭駕馬向前一步,一旁的亦鶴想攔住他,陳辭低聲道:“無妨”。

單青城笑道:“單是國姓,世子定然猜出我是誰了。”

陳辭皺眉道:“你是北齊儲君,卻暗害我朝太子,你想挑起兩國爭端麼?”

單青城撫掌笑道:“世子與世子妃可真是天生一對兒。你們二人說的話都是一樣,真讓人無奈。”

陳辭不欲聽他多言,章淮太子死了,他必須將單青城帶回盛京,無論如何,不能讓他逃竄。

陳辭擺手,一眾士兵就要緊緊的圍住單青城等人。

單青城看這場景,方才正了神色道:“眼下已經到越州,世子,若是今日我踏不上北齊國土,明日一早,越州城外便有齊軍攻城,世子千萬要考慮好,是帶我回去,還是要越州這一城人的性命。”

陳辭皺眉,心下震撼,北齊何時在邊境駐軍?為何單青城這麼自信。眼下越州雖則安穩,卻實在經不得戰亂,且城內駐軍很少,且缺少兵器戰馬。如何能經得住。

單青城又道:“若是放我回去,我保證,三年之內,必不開戰。”

一旁的亦鶴早已不信他,於是反問道:“我們如何能相信你的話?若是放你歸齊,城外並無齊軍,若是你歸齊之後,立馬開戰,出爾反爾,反倒不如此時將你拿下。”

那單青城看了一眼亦鶴,搖頭笑了笑,突然從腰封中抽出一隻火引,點燃了一隻信引。那信引沖天,不過片刻,便見越州東南方向有信引傳來。

單青城挑眉,問陳辭道:“世子現下相信了麼?若是還是想抓單某,儘管將單某抓走。”

他頓頓,撇了一眼亦鶴,又含笑著對陳辭說:“世子出行前,可曾與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