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曾經親密無間,而今這一切都已飄渺無蹤。
陶若虛靜靜地佇立在岸邊,口中喃喃自語,說道:“那時候,我為你吟‘秋水無涯心有涯,無盡相思無上間。’今天我卻想為你作一首訣別詞。”
短暫地沉思過後,陶若虛在這秋波浩淼的江南魚米之鄉緩緩吟道:“《相見歡》芳草萋,幽情漫,綠蔭鶯燕碧窮天。
幾番歌滿院,香銷入魂魂舞倦。
飄舞絕,意罷難,良辰美景皆此夜,花好月圓,夢裡夢外春無限。
風勁徹,更苦雨,浮雲煙波欺離散。
一簾螢窗雪,懷恨逝水水生寒。
花調去,明還豔?
人至天涯空淚眼,月依千年,卻盡在昨日闌珊。”
(作者注:本次乃小風本作於07年2月28日。上闕寫美好雋永,下闋寫悲歡離合。兩相映照,對比鮮明。
吟完這首悽慘婉約至極點的小詞,陶若虛只感覺渾身上下清爽了很多。他淡淡地懷念著,此時天地間彷彿只有他一個人一般傲然孤立著。忽然,陶若虛像是意識到了什麼。當他的眼神落在遠方的孤舟上,看著那顆細長的長蒿,陶若虛想到了那個神秘的老者。那天曾吟唱《漁父歌》的漁夫!隱隱記得當初老者曾說自己和他是有緣之人,在不久的將來必然還會重逢,原本陶若虛也以為這不過是一句玩笑話而已。可是隨著自己因為洛雨桐和朱浩等人結仇,在後來被老者的門人所救,才意識到那老者的身份確實非同一般。
記得當初老者和黑衣人都曾說過“有緣相聚,八棵樹前;知音難覓,吳門岸邊。”
這句話,莫非一切的淵源都盡在其中?想到這陶若虛腰間的那塊奇異的血玉突然像是意識到了什麼,那陣陣沁人心脾的清涼竟然再次透過陶若虛的全身向周身|穴位緩緩流淌。那絲奇妙的舒爽讓陶若虛忍不住一聲低呼,暗叫美哉!即便連先前輕聲的念頭,也在這一刻被磨滅殆盡。
他開始了為自己的未來做第一次盤桓。再次返回學校讀書顯然不會是現在陶若虛的念想,畢竟他的孤傲不允許他在此時以一個流浪兒的身份去面對那幫同學。數天前,他還是高高在上的公子哥,難道眨眼間就要這曾經籠罩著自己十餘年的光環統統消散一空?不僅僅是陶若虛,即便換作任何一人也真的很難做到。原本陶若虛是想轉學到蘇州先和洛雨桐在一起生活一段時間,畢竟她是自己在這個世上唯一的女人,可惜沒想到僅僅眨眼的功夫,洛雨桐竟然會再次對別人投懷送抱,這是什麼概念?
陶若虛真的很難想像,或許愛情可以任由他自己去踐踏,但是對於自己的女人,他萬萬不會讓別的男人去占上一份便宜!這樣的大男人主義思想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男人天生就是霸道和過分的存在,這絲毫不足為奇。不再念書,那自己又去幹些什麼?就憑藉自己這剩餘的幾萬塊,又能有怎樣的作為?這一切的一切都讓陶若虛苦惱萬分。
突然陶若虛的腦中閃過一個奇異的幻想,如果自己現在前往漁夫所說的地方,那麼自己的以後會是怎樣的?他自然清楚,老者的身份絕對不是那麼簡單。僅僅他的門人的功夫就如此高超,更何況是老者的功力?想到自己的父親因人陷害而深陷牢獄之災,想到自己被獨孤君明傷殘如此,陶若虛的心瞬間被仇恨矇蔽,他開始憧憬自己有一天能像傳說中的武林高手一般,可以飛簷走壁,可以快意恩仇!他要為自己的父母報仇雪恨,他要讓獨孤君明不得好死,他更要為自己心中那個永恆的遺憾找尋一份真正的答案。
陶若虛迫不及待地想要讓自己變得強大,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讓皇甫馨涵有一天能回到自己的身邊,他渴望著、渴望著,終於他的腳步邁向了吳門河,終於他邁出了人生轉折的第一步。或許會有荊棘、或許會有風風雨雨,但是他依然決定堅定地走下去,並且馬不停蹄!
第二卷 峰迴路轉
第01章 拜師學藝(一)
吳門河依然如往日清澈見底,此時陣陣牛毛細雨紛紛灑落在河面上,濺起點點浪花,說不出的盎然生趣。依據老者所說的方向,陶若虛沿著吳門河逆流直上而去。不知走了多久,陶若虛此時只感覺渾身乏力,雙腿也禁不住地微微顫抖起來,他能明顯感覺身上的傷勢愈發地重了。此時雙眼沉沉,彷彿每走上一步都要消耗盡他渾身體力一般。
終於,在陶若虛快要走到吳門河的盡頭時候,看到在一個巨大的磨盤的山丘上有八棵樹兩兩分散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之中。莫非這就是老者所說的“八棵樹旁”可是這一帶光禿禿的,又哪裡有可以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