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醬油、醋、辣椒一盤,另一盤放大蒜。有的陷不適合放大蒜。”
“這個建議好。有的東西是不適合硬往一起拌的,但我們也拌一盤什麼都有的,試試怎麼樣。”
“三貴,這個方法可以試試。這樣不是一舉三得嗎?來,哥替你拌好。”
“二哥不用。自食其力才是硬道理。親自調製會別有情趣,省著自己的手幹什麼。用手用心的創造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有意義。”
“你們的餃子已全部上齊,請慢用。”
“二哥,開始吃吧。看誰吃得多。”
“三貴不要太快,要不然沒有吃出味就全下肚了。”
“二哥,就要這種感覺,等下午再細細的品味。我一定比你吃得多。”
“這個沾辣椒的好吃,這是沾大蒜才更好吃的葫蘆餡餃子。”
“二哥,這是三鮮餡的。我用全味料沾著吃。天哪!天哪!這是什麼味?真是受不了。”
“怎麼,很難吃對不對?我說有的東西是不適合的,你還不相信。讓我也嚐嚐到底有多難吃!天哪!天哪!我又上你當了。這是什麼味?怎麼這樣好吃!三貴你真是會演戲。”
“二哥這叫創新。我們不要老是守著一種思維模式,要什麼都敢想敢做。即使失敗了又何妨?祖祖輩輩的人總要發展,你失敗了,他就不用失敗了,這也是為後人造福。”
“三貴,等發表完你的高見餃子都坨了。等吃完再說……”
“現在是酒足餃子飽,感覺怎麼樣?三貴,發表一下你的高論。”
“現在已經不想再發表什麼了,只想回味一下嘴裡的餘香。最後收口要注意,非常重要。所有的都是過程,這最後一下才是關鍵。”
“三貴,二哥真是越來越摸不清你的想法,發現你是越來越……江上有一峰,鎖在煙霧中。平時沒注意,今日露崢嶸。”
“二哥你是越來越……江上有幾峰,都鎖煙霧中,平時不相見,今天見崢嶸。”
“看咱哥倆這一唱一合、一吹二吹的,千萬不要吹得找不到東西南北了。”
“二哥你不用擔心,人有時候相互發自內心的吹吹,感覺也很好。咱們是吃好、喝好、吹好。現在付費回旅店等待佳音。”
“三貴,還要點什麼嗎?”
“不用了,走吧。下午再說。”
“這哥倆可是回來了!二位先生好,你們可吃完飯了。”
“老闆,你好!”
“你們是哥倆,對吧?我要為你們介紹的人都已在106號等你們了,你們倆快跟我來。”
“老闆真是謝謝你了。”
“不用謝。我答應你們的事肯定會為你們辦的。就這裡,快進來吧!哥幾個,這就是我為你們介紹的兩兄弟。”
“大家好!我叫孟二貴,這是我弟弟孟三貴。我們來自無錫。”
“你們好!我叫王三喜,從河南來的。能認識你們我很高興。一看你們就比我小好幾歲,你們可以叫我王大哥。”
“你們好!我叫劉五根,我來自山東,今年三十歲。我看你們三個都得叫我大哥。”
“大哥好!”“劉大哥好!”“劉大哥好!”
“我叫孟喜來,來自杭州,今年二十八歲。是即有人叫哥哥的,又要叫別人哥哥的人。而且還有兩個同家弟弟。你們好!很高興能認識你們。”
“各位先生,我已經介紹你們認識了。你們自已談吧!我還要去忙,我先走了。”
“老闆謝謝你!”
“不用都謝了,有一個代表就行。你們談著,有事找我。”
“老闆謝謝了。”
“劉大哥,這老闆還真是熱心腸。如果不是他熱心,我們也沒有機會認識。”
“孟三貴,你們都想做什麼?”
“劉大哥,你們先說說。來了幾天了,你們想幹什麼,願意幹什麼?”
“我們也是先後來到這裡的。我來了有半個月了。我是想幹一番大事,可就是不知幹什麼好。”
“王哥,你說說行嗎?”
“我來上海是想做點生意。我在河南開了一家鋼材廠,想在這裡找銷路。”
“孟哥哥,你能說說嗎?”
“我是杭州一家廠子的小老闆,我想把我們廠子的燈具銷往上海。”
“哥哥們,真是太巧了!我就正想找這樣的事做。不知你們都有什麼條件?我願意大家一起合作,各入股份,辦一個建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