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很多的心力,希望可以瞭解更多有關年獸的情況,進而,讓人類在對時間、空間和我們生存世界上更進一步,年這種情況,只要能夠有稍微詳細一些的瞭解,我相信在相關領域就可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這不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問題,而會是人類物理學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現。”
我深有感觸地點了點頭,面對這樣在時間中自如遊曳,一吸一吐間能改變世界的生物,歐姆巴就顯得太普通了。
“可是,與年走得越近,研究越深入,我就越心驚。一些證據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遠古時代,曾有許多年存在,那時與年共存的,是諸多現在在神話中的生物,《山海經》中記載的大部分生物,都曾經在這個地球上生活。但是,現在,這些生物已經完全找不到一絲痕跡,甚至在絕大多數人類的記憶和記載中,已經消失無蹤。這很可能是年的傑作。我甚至懷疑,年有一種讓世界趨於負熵的本能。”
“負熵?”這是個似有耳聞的名詞。
“宇宙中的能量每時每刻都在不可逆轉地耗散;任何孤立系統都會伴隨這能量的耗散而趨於無序。這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簡單地說,這個世界正在混沌化,無序化,這被稱之為增熵。增熵是絕對的,但對於某些區域性來說,則有負熵,即越來越規律化的趨勢出現。比如生物的進化,是由低階到高階,人類的進化,也是從無序到有序。但這種有序、負熵無法改變整個宇宙的增熵,因為如果要達成負熵,在這過程中,會產生的增熵要數倍於負熵。但是,我發現年所吞噬的時間流,其中往往包涵了大量的增熵,年彷彿要讓這個世界不斷規律化,一切不和諧的因素,都吞食掉,而替換上的,是一段又一段再正常不過的地球生物發展史,及人類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