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5部分

。在這座該死的城市裡;517師損失了六千多名士兵;前後補充過四次人員和裝備。儘管城市核心戰區已經被不斷壓縮;各個參戰部隊從不同方向分別蠶食;卻一直無法達到佔領城市的目的。

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困難。只需要調來幾個火箭炮團;以密集火力對準目標區域轟上半小時;那些骯髒的變異生物就會死得一於二淨。

然而戰場上自始至終也沒有出現炮兵的身影;師屬陸航大隊只能對個別目標提供火力壓制;無法以覆蓋方式展開攻擊。雖然劉江源一再對上面提出抗議;強烈要求給予空軍或者遠端跑支援;但結局永遠都是那句話————“絕對不行”。

劉江源並不指望第十一獨立部隊能夠發揮出多大的作用。

他只是想借這個機會;讓原本防守陣地的那個團撤下來休整補充。他們打得很慘;傷亡率高達百分之三十。如果不是因為對面的敵人是變異生物;不是同樣身為人類的敵軍;恐怕整條戰線已經動搖;投降之類的事情層出不窮。

接手陣地只過了二十四小時;蘇浩已經帶著部隊;往城內方向展開攻擊。

按照軍部早在病毒爆發前公佈的兵員配比標準;以步兵師級別的作戰單位為例;後勤支援和保障人員大約為全師兵員總數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這些人必須負責日常飲食、車輛駕駛、機械維修與保養、物資調撥等相關事務;相當於整個步兵師的運作基礎。除此而外;通訊和醫護部門也會佔據一部分人員編制。綜合計算下來;全師實際能夠投入戰鬥的一線武裝人員;大約為總兵員數量的百分之七十;甚至百分之六十五。

與歷史上的爆發過的人類戰爭相比;生物戰爭具有被廢棄城市限制的特點。基於該特性;軍部及時調整了師級作戰單位的戰勤人員配比;一線武裝人員比例被調整至百分之八十;甚至更多。

第十一獨立部隊屬於剛剛建立的新兵部隊;由於許仁杰已經明確表示過不會插手;所以除了負責訓練的軍士教官;組成部隊的各個部門都需要蘇浩自行完成。

按照最初制訂的計劃;老宋從“城堡”派出的“工蜂”;大多接受過對應的技術訓以他們為基礎;蘇浩分別組建了大隊級別的機修和醫療部門。這些人技術熟練;對“蜂王”的任何命令從不質疑;構成了第十一獨立部隊的後勤保障基礎。

病毒爆發後;沒有確切證據表明散落在昆明地區的難民實際數量究竟有多少?

也許幾十萬?

上百萬?

或者更多?

蘇浩最初決定把整個團隊分散開來;在城市四周分別以曹蕊、杜天豪等人為主導;建立起大大小小的營地;進行以輻射方式擴大;最終構成以“城堡”為基礎;表面上互不牽連;暗地裡互通來往的龐大團隊體系。這一決定如今已經顯現出預想中的效果。按照每個人擁有的不同技能;被團隊收攏的“工蜂”分門別類歸屬不同部門。“城堡”內部出現了嚴密複雜的機能系統;每個“工蜂”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資源和能力得到最大極限發揮和使用;根本不存在什麼浪費;因為原型藥劑產生的凝聚向心力;簡直高得驚人。

這是蘇浩獨有的“蜂巢”;任何人無法取代;也無法複製。

在這種根本不存在惰性和敷衍的強大後勤機制保障下;蘇浩從新兵中整合出八百餘名武裝戰鬥人員。雖然沒有配備裝甲部隊;可用於城市巷戰;其實已經足夠。

蘇浩接手的陣地位於廬江縣城西南。前任部隊給他留下了防禦堅固的大量永備工事。高低錯落的警戒塔形成全方位攻擊火力;陣地主要方向設定著大功率炮射武器;即便遭遇多達千計的大規模變異生物衝擊;也沒有任何問題。

高銘陽、王金龍、宋小葉、霍子衛、張南亦五個人;各自帶領一個百人規模的中隊;以出發陣地為核心;朝著城市方向移動。

按照蘇浩的命令;各個攻擊中隊陸續收攏了數十輛散落在附近;經過檢查;引擎還能勉強發動的大型廢棄車輛。士兵們對這些舊車車廂進行簡單的防滲透處理;從附近的軍用倉庫弄來大量快於水泥;摻水攪拌後;迅速裝車;沿著各自的行進路線;仔細填補每一處可能成為變異生物攻擊通道的縫隙。

在未來世界;“縫隙”這個詞;意味著潛在危險的管道。

攻擊中隊走得很慢;他們利用隨車轉載的各種廢棄物品和水泥;對所有經過的窨井進行填充。

每一箇中隊都分為前、中、後三部分————前隊負責警戒;中隊負責押運經過改裝的廢舊車輛;迅速填補沿途經過的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