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意志都極強的強者,他從未被擊倒服輸。這表現在一,從不絕望作葬花殘葉萎頓抱病咽露困苦之聲;二,熱愛生活,永葆少年人般新鮮感,永遠興高采烈。一年到頭,一天到晚,自己給自己找到無窮無盡的賞心樂事。與此詞同期慶元四至六年(1196-1200)吳子似任鉛山縣尉時所作一組詞可為例證。
這年中秋,稼軒臥病博山寺中,作《水調歌頭》卻是要與李白、蘇軾宇宙航行,“我志在寥闊,疇昔夢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俛仰已千年。有客驂鸞並鳳,雲遇青山(李)、赤壁(蘇),相約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蝨其間。”慼慼於富貴者,不能作此真誠灑脫清狂語。重陽節,稼軒和老伴忙活半天,置酒請吳子似縣尉等詩友,黃花還未開,尋而未得,詩興卻頗盎然。同時寫的另一首《鷓鴣天》道,“都無絲竹啣杯樂,卻看龍蛇落筆忙。”挺樂。這首一上來道,“掩鼻人間臭腐場”,斬釘截鐵與腐敗官場劃清界限,在座有鉛山父母官吳子似,大概此公也是位疾惡如仇的高人,所以他能容得如此“過頭”語。“自從來住雲煙畔,直到而今歌舞忙。”這略帶誇張的倔強頗令人神旺,也頗使人辛酸。
“黃花”是這首詞的詞眼。她尋而無有,逃避佳節重陽,神龍現首不現尾。細按“要知爛熳開時節,直待西風一夜霜”和另首“黃花不怯西風冷,只怕詩人兩鬢霜”的作意,“黃花”在此詞中乃是懸鵠甚高的一種做人標準,是不怕風霜摧殘折磨的傲然風骨,而且是打擊之錘越是沉重,迸發開放的花朵就越發璀燦奪目。稼軒詞的豐收就是如此。
另首中有“酒徒今有幾高陽”句,與本首起句“掩鼻人間臭腐場”句遙相呼應,寄慨甚深。“高陽酒徒”是漢酈食其,他自薦於劉邦要縱論天下事,因貌似儒生而為司閽和劉邦輕視。酈瞋目案劍叱曰:“吾高陽酒徒,非儒生也!”表現出磊落偉岸勇往直前渺視阻力的氣質。在稼軒面對的“臭腐場”中,唯唯諾諾擾擾於私利者比比皆是,明辨是非有頭腦的“高陽酒徒”越來越少了。“尋菊花無有!”蕭瑟之氣遍被華林,所以稼軒以“只怕詩人兩鬢霜”和詩友們共勵,要堅持“高陽酒徒”的凜凜高蹈以抵制“臭腐場”中的庸毒之氣啊。(李文鍾)
鷓鴣天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辛棄疾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簷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這是辛棄疾晚年的作品,那時他正在家中閒居。
一個老英雄,由於朝廷對外堅持投降政策,只落得投閒置散,避世隱居,心情的矛盾苦悶當然可以想見。忽然有人在他跟前慷慨激昂地大談功名事業,這位老英雄禁不住又慨嘆又有點好笑了。想起自己當年何嘗不是如此滿腔熱血,以為天下事情容易得很,哪裡知道並非如此呢!
此詞上片憶舊,下片感今。上片追摹青年時代一段得意的經歷,激昂發越,聲情並茂。下片轉把如今廢置閒居、髀肉復生的情狀委曲傳出。前後對照,感慨淋漓,而作者關注民族命運,不因衰老之年而有所減損,這種精神也滲透在字裡行間。
辛棄疾二十二歲時,投入山東忠義軍耿京幕下任掌書記。那是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這一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宋金兩軍戰於江淮之間。明年春,辛棄疾奉表歸宋,目的是使忠義軍與南宋政府取得正式聯絡。不料他完成任務北還時,在海州就聽說叛徒張安國已暗殺了耿京,投降金人。辛棄疾立即帶了五十餘騎,連夜奔襲金營,突入敵人營中,擒了張安國,日夜兼程南奔,將張安國押送到行在所,明正國法。這一英勇果敢的行動,震驚了敵人,大大鼓舞了南方士氣。
上片追述的就是這一件事。“壯歲”句說他在耿京幕下任職(他自己開頭也組織了一支游擊隊伍,手下有兩千人)。
“錦簷突騎”,也就是錦衣快馬,屬於俠士的打扮。“渡江初”,指擒了張安國渡江南下。
然後用色彩濃烈的筆墨描寫擒拿叛徒的經過:
“漢箭朝飛金僕估”,自然是指遠途奔襲敵人。大抵在這次奔襲之中,弓箭(“金僕姑”是古代有名的箭,見《左傳》)曾發揮過有力的作用,所以才拿它進行藝術概括。
至於“夜娖銀胡�”,卻要費一些考證。
胡�是裝箭的箭筒。古代箭筒多用革制,它除了裝箭之外,還另有一種用途,夜間可以探測遠處的音響。唐人杜佑《通典》卷一五二《守拒法》說:“令人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