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夜遊宮

記夢寄師伯渾

陸游

雪曉清笳亂起,夢遊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睡覺寒燈裡,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陸游有大量抒發愛國主義激情的記夢詩,在詞作裡也有。這首《夜遊宮》,主題就是這樣。師伯渾是陸游認為很有本事的人,是在四川交上的新朋友,夠得上說是同心同調,所以把這首記夢詞寄給他看。

上片寫的是夢境。一開頭就渲染了一幅有聲有色的關塞風光畫面,雪、笳、鐵騎等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聲亂起和如水奔瀉的動態中寫,有力地把讀者吸引到作者的詞境裡來。中間突出一句點明這是夢遊所在。先說是迷離惝恍的夢,不知是什麼地方;然後進一步引出聯想──是在夢中的聯想,這樣的關河,必然是雁門、青海一帶了。這裡,是單舉兩個地方以代表廣闊的西北領土。這樣莽蒼雄偉的關河如今落在誰的手裡呢?那就不忍說了。作者深厚的愛國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個字中,給人以非恢復河山不可的激勵,從而過渡到下片。

下片寫夢醒後的感想。一燈熒熒,斜月在窗,漏聲滴斷,周圍一片死寂。冷落的環境,反襯出作者報國雄心的火焰卻在熊熊燃燒。自許封侯萬里之外的信心,是何等執著。人老而心不死,自己雖然離開南鄭前線回到後方,可是始終不忘要繼續參加抗戰工作。“有誰知”三字,表現了作者對朝廷排斥愛國者的行徑的憤怒譴責。夢境和實感,上下片呵成一氣,有機地聯絡著,使五十七字的中調,具有壯闊的境界和教育人們為國獻身的思想內涵。(錢仲聯)

鵲橋仙

陸游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潮生理棹,潮平繫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陸游這首詞雖然是寫漁父,其實是作者自己詠懷之作。他寫漁父的生活與心情,正是寫自己的生活與心情。

首兩句,“一竿風月,一蓑煙雨”,是漁父的生活環境。“家在釣臺西住”,是說漁父的心情近似嚴光。嚴光不應漢光武的徵召,獨自披羊裘釣於浙江的富春江上。上片結句說,漁父雖以賣魚為生,但是他遠遠地避開爭利的市場,生怕走近城門。

下片三句寫漁父在潮生時出去打魚,潮平時繫纜,潮落時歸家。生活規律和自然規律相適應,無分外之求。不象世俗中人那樣沽名釣譽,利令智昏。最後兩句承上片“釣臺”兩句來,說嚴光還不免有求名之心,這從他披羊裘垂釣上表現出來。宋人有一首詠嚴光的詩說:“一著羊裘便有心,虛名留得到如今。當時若著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也是說嚴光雖辭光武徵召,但還有名心。陸游因此覺得:“無名”的“漁父”比嚴光還要清高。

這詞上下片的章法相同,每片頭三句都是寫生活,後兩句都是寫心情,但深淺不同。上片結尾說自己心情近似嚴光,下片結尾卻把嚴光也否定了。

文人詞中寫漁父最早、最著名的是張志和的《漁歌子》,後人仿作的很多,李煜諸家都有這類作品。但是文人的漁父詞,有些用自己的思想感情代替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很不真實。陸游這首詞論思想內容可以說是在張志和諸首之上。很明顯,這詞是諷刺當時那些被名牽利絆的俗人的。我們不可錯會他的作意,簡單地批判它是消極的、逃避現實的作品。

陸游另有一首《鵲橋仙》詞:“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酒徒半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蘋洲煙雨。鏡湖元自屬閒人,又何必官家賜與!”也是寫漁父的。它上片所寫的大概是他四十八歲那一年在漢中的軍旅生活。而這首詞可能是作者在王炎幕府經略中原事業失望以後,回到山陰故鄉時之作。兩首詞同調、同韻,若是同時之作,那是寫他自己晚年英雄失路的感慨,決不是張志和《漁歌子》那種恬淡、閒適的隱士心情。(夏承燾)

鵲橋仙

夜聞杜鵑

陸游

茅簷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這首詞當為南宋乾道九年(1173)以後,作者在四川時所作。清人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推崇它是一篇“借物寓言”的佳作。

上片,以聞杜鵑起興。杜鵑,又名杜宇,相傳為古代蜀帝杜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