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完的奏摺放好,活動了一下手腕,站起身來道:“為了剷除這些有毒的果子!為了不遺禍後世。為了不破壞鳳凰界的原生態文明!”
思菊啊了一聲,問:“有毒的果子?你說,你說那些是有毒的?”
鳳九淵反問道:“你難道不覺得?”
思菊沉默了片刻,道:“不,我不懂……”
鳳九淵看著一旁的雷頓道:“他也不懂!”又道:“以前聽芸姐姐說,河南道蒙山腳下有位開堂授學的智者,此人豁達開明,識見非凡,說想請來給鬱非當老師。當時我沒同意,說鄉野夫子不足為道。”說到這裡,從御案上抄起一份奏摺道:“就在鐵爐鎮事件暴發的前幾天,這位智者給我遞了份摺子來。只可惜他沒有官職爵位,所以摺子差點沒有遞進來。”說著,將摺子遞給了思菊,讓她看。
816 求解(一)
河南道蒙山腳下開館授學的這位智者的名頭思菊聽過,與她父親大國師極是交好。記得還是十三歲那年,父親曾帶著她一起去拜訪這位朋友,在她的記憶中,這人既不像智者,也不像隱士,反倒像勞古不堪的農夫,全然沒有點儒雅風流,仙風道骨之像。那時不明白父親為何對這樣一個貌不驚人之輩如此推崇,後來因再未會面,自然就將他淡忘了。此時經鳳九淵一提,她就記起這人叫程復,當年便已五十開外,二十多年過去,年過古稀的他想必已經老得快腐朽了吧?
想到這裡,思菊才揭開摺子看了起來。
摺子名《十諫疏》。只從名字來看,思菊便知勸諫了十件事!至於會是哪十件事,她則想不到!
在她想來,這位老夫子該是引經據典,要鳳九淵尊崇聖人,首重教化,育養百姓才是,哪知摺子打頭便以犀利乾脆的語言直陳這幾年在各處所見種種,言明其害,要皇帝予以革新或是更張。第一諫是功利興學;第二諫是抑制奇巧淫技;第三諫是商道治國;第四諫是使民無信;第五諫是嚴刑竣法;第六諫是醫者食人;第七諫是賢德;第八諫是忠信;第九諫是國運;第十諫是天道。
此十諫泛泛不過數千言,但句句犀利無匹,句句皆中鳳九淵五年來之施政弊害,一氣讀罷,思菊也忍不住臉色蒼白,額上汗若雨下。
看著她的樣子,鳳九淵笑問道:“怎麼,嚇著了?”
思菊搖了搖頭,掏出手絹擦了額上的汗珠,心下卻奇道:“這樣一份悖逆無道的摺子,若在以往,他早不知道氣成什麼樣了,現在怎麼反而容得下了呢?他這幾天到底是怎麼了?”便看著鳳九淵道:“倒真是有些語不驚人死不休,可真看不出來是個七八十歲的老頭子寫的!”
鳳九淵道:“從文章來看,氣勢雄渾,鬥志昂揚,想必此老雖已經年過古稀,精神倒還健旺。準備一下,明天上午啟程去一趟河南道,見識一下這到底是怎樣一位不世奇人!”
思菊道:“怎麼,你親自要去?”
鳳九淵道:“自然要去的!”
思菊道:“這,朝廷這麼多事,你就丟下了?”
鳳九淵道:“河南道又不遠,來回不過幾天的功夫。再說朝裡事情雖多,可頭緒都還沒有理出來,要急也急不來!”說完又坐下繼續批閱摺子了。
下午,鳳九淵召見了王長青,調任他為中京督衛府節制使,空出來的御林軍統領一職由陸文接任。鳳九淵當面叮囑王長青,上任之後,一定要儘快建立起一支快速反應部隊來,人數限定在兩千以內,兵員素質一定要最強,裝備一定要最好,戰鬥力也一定要最強,出動速度自然也要最快。但他同時也告訴王長青,這事不急,可以慢慢來,但一定要辦好!
第二天一大早,鳳九淵、思菊和雷頓三人就乘坐星梭前往了河南道。
雖說路不遠,但還是當天晚上才抵達蒙山腳下的蒙縣縣城。
安頓了住宿後,鳳九淵就說出去走走,見識一下蒙縣的風土人情。
蒙縣縣城不大,左右不過十萬人口,但城市建設和規劃得相當合理。街道不寬,但整潔;店鋪不大,但貨物充盈;市井沒有中京的浮華和喧囂,但人人臉上都帶著難得的安定與平和。看著來往的行人,鳳九淵乍然有種穿越了的錯覺,忍不住自問:“這是哪?這是什麼地方?”
不單他有,思菊也有。她的臉上佈滿的錯愕也不解,甚至還抬起手腕,看了看通訊器上的定位系統,確定這裡就是河南道的蒙縣縣城之後,才慨嘆道:“咱們莫不是到了武陵源?”
鳳九淵問:“明明是蒙縣,怎麼又是武陵源了?”
思菊懶得跟他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