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邦的材料工業並不發達,大多的廠商都只能生產釩合金,只有少數幾家實力強大的廠商能生產出K合金,而S合金和T合金則根本完全依賴於進口,且還受到他國的限制。對我來說,S合金也好,T合金也罷,都跟硬木板沒什麼區別,但它們卻是格蘭特聯邦急需的,並且需求量還不會小。有我這個技術優勢的保證,你們說,咱們壟斷格蘭特聯邦的高階材料領域是不是很容易?”

‘壟斷’這個詞立即讓雷頓和杜青月的眼睛亮了。整個商業領域裡,還有什麼比壟斷帶來的利潤更加巨大呢?沒有,絕對沒有!這個道理當人類還蝸居於地球那個小小的行星上的時候就已經明白的。

而建立起一條完整的S型合金和T型合金的生產線所需要的資金並不多,預計700億格蘭特盾的投入就能夠在短期內實現量產。資金消耗的大頭在於礦產和工礦機器人的購買。格蘭特聯邦是地廣人稀,礦產資源雖說不上豐富,但就S型合金和T型合金所需要的幾種礦藏而言,儲備還算可觀。再者格蘭特國內根本沒有企業涉足這兩種合金,在競爭上就沒有了壓力,說不定還能從政府手裡以相當便宜的價格拿下礦產呢。

到達格蘭蒂亞後,鳳九淵以雷頓的名義註冊了一家名為‘星海’的工業公司,完成了相關的手續後,又直接前往國土資源部門洽談礦產購買的事宜。

材料工業在格蘭特聯邦屬於冷門,而聯邦建立至今,還從來沒有一家公司提出涉足S型合金和T型合金的領域,以至於生產這兩種合金的礦產鮮有人問津。在接到鳳九淵申請購買百合星系多顆行星的礦產20年的開採權時,負責審批的官員還特意詢問相關的接件員,星海工業公司的申購報告是不是打錯了,在確認無誤後,他覺得這個名叫雷頓的傢伙肯定腦子有問題。

不到3天的時間,就完成了相關洽談和審批,最終以230億格蘭特盾的價格拿下了百合星系13處礦產20年的開採權,比預計整整少了100億,這讓鳳九淵直呼賺了,還罵格蘭特聯邦的官員鼠目寸光,賤賣國有資產。

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購買工礦機器人,運輸機,開採、冶煉裝置以及其他配套的生產裝置,這其中又以工礦機器人和運輸機的的支出是大頭。20000臺工礦機器人,每臺105萬格蘭特盾,花費210億;小型工礦運輸機共10艘,每艘4億,中型工礦運輸機5艘,每艘10億,共計花費90億。再加上其他裝置花費約為80億,總計支出為380億。

眼下手下還空餘了200多億的資金,鳳九淵又讓增購了5000臺工礦機器人和5艘小型運輸機和1艘中型運輸機,剩下的100多億資金就暫充流動。

看了自己的支出表後,鳳九淵忍不住感嘆道:“前兩天我在一份6000多年前的歷史資料裡看到,那時的地球有個叫‘中國’的國家,只要投幾萬或是十幾萬RMB就能當一個小煤礦老闆,年收入有幾百、甚至是上千萬。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他們竟然還是採用的人工開採方式,死人的事常有,好像也就賠個二三十萬,這他孃的叫那個黑呀,喲喂,難怪那時候就原始社會,沒道德、沒人道、更沒有法治。你們說,放咱們現在,哪還有敢讓活人去採礦的?就算是克隆人也不行。要是真讓活人去開採礦產,再富的人豈不也得虧死?若再出那麼點意外,哪怕死個把人……嘖嘖,基本也就玩完。咱們這行業放在原始社會那多好?簡直就是暴利中的暴利!”(此段純屬在扯蛋!可以忽略!)

杜青月道:“你都說了,那是在6000多年前的地球。那時候人類還沒有進入星際時代呢,好像機器人的應用也剛剛起步吧?他們不用人工開採那用什麼?在工礦機器人大規模投入使用後,再笨的人也不會去僱傭人力開礦,效率低下且不說,出了事故賠償就讓人承受不了。這倒是不關乎什麼道德或是人道,用一句古話來說: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雷頓聽到這裡也忍不住插上一句:“對不起,兩位,打斷一下你們討論。我想說的是:在你們看來,人類奴役機器人那是理所當然的了?”

鳳九淵道:“機器人也是社會的一員,這一條早在2000多年前就寫進了大銀河聯邦憲法,特別是高等智慧機器人,享有與人類同等的權利。使用機器人來開礦只是社會分工不同,哪裡就扯到‘奴役’這種高度去了?再說有了兩次機器人戰爭的教訓,誰還敢奴役機器人?”隨即又補充道:“我只不過是在感慨眼下礦產這個行業利潤太低了,而投入卻實在不小。還是6000多年前的地球時代的美好呀!”

“那你為什麼不穿越回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