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都中止在這個文字上。第一是因為沒有墓誌銘,原本寄予希望的這行字也沒有任何結果。
就在專家們對墓主人的身份激烈爭論時候,對墓主人屍體進行剝離的考古人員意外地在死者的體內發現了一種意想不到的物質—水銀。這一發現又使得墓主人的死因變得撲朔迷離。
從挖掘現場到實驗室剝離歷時三個多月,墓主人的身份依然無法確定,此時出現的水銀,又使塔拉聯想到墓中曾經發現的種種異樣,他開始懷疑,莫非這個契丹女人是被水銀毒死的?
水銀出現之後,塔拉又燃起了新的希望——透過對死者死亡原因的分析,能否繼續追尋她神秘的身世呢?塔拉決定試試,於是接下來,考古隊開始集中精力,探尋墓主人的死亡原因。
。。
死亡密碼(1)
嘉賓 宮一寧 中央電視臺《發現之旅》欄目導演,為創作記錄片《鳳棺迷魂》,曾親赴內蒙古吐爾基山,對考古挖掘進行拍攝。
嘉賓 塔拉 內蒙古考古研究所所長,多年從事考古工作,內蒙古吐爾基山考古挖掘的組織者和參與者。
導語:內蒙古吐爾基山中的古墓,半遮半掩著一個契丹女人身份和死因的秘密。在無數精美的隨葬品中,在突然出現的水銀面前,考古人員堅持不懈地尋找著答案。
契丹女屍之謎——死亡密碼
從看到鳳棺的那一刻起,考古人員就置身在了不斷的驚喜和疑惑當中。由於古墓中沒有發現墓誌銘,墓主人的身份引出了一個又一個推測:這個契丹女人究竟是薩滿巫師還是皇帝的公主?撲朔迷離中,塔拉始終保持著謹慎的態度。當又一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擺在塔拉麵前時,他該如何應對?
塔拉:在以往的墓葬考察中,我們不去過多地考慮她的死亡原因,因為墓誌銘上往往寫得非常清楚,死亡的年齡,害的什麼病,還是其他的原因,墓誌上都有詳細的記載。
宮一寧:因為眼下的這個女屍,死亡原因不明,所以就可以做出許多假設,甚至可以發揮想象,做出一百種甚至上百種的推測。
塔拉:在這個墓裡面,的確有非正常死亡的跡象。這個墓葬建造得非常倉促,遼代的這種貴族墓葬,修造的時間本應特別長,而且很講究,按照一定的規矩、比例來做。而這個就是用一些石板壘砌而成的,非常容易就看得出,這個墓建造得非常倉促。
從最早的時候,這個墓竟然有48米長的墓道,算是相當長了,這在我以往的田野考古經歷當中,如果這麼長的墓道,裡面起碼該有兩室、三室或者四室,算是比較大的墓了。結果呢,挖開以後,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樣,就是一室,而且也不算大,10平方米不到,只有左右兩個耳室,每個耳室1平方米不到,只能進一個人蹲著在裡面。
根據塔拉的回憶,以往挖掘過的契丹貴族墓穴中,無論是墓穴的規格還是室內修飾,都是相當精美漂亮的。而同樣擁有長墓道,隨葬物品規格也比較高階的內蒙古吐爾基山古墓,卻是另外一種景象。這讓塔拉相信,這是一座匆忙下葬的墓。
塔拉:像耶律羽之墓; 墓葬結構都相當漂亮;室內都是琉璃磚,墓門都是彩繪的,而且內部空間非常大。而內蒙古吐爾基山古墓竟然沒有磚,牆上都是很粗糙的石頭,地面也只鋪了一層磚。
與以往人們發現的契丹貴族墓葬相比,無論是墓室的裝飾和規格,吐爾基山墓都顯得太簡陋了,簡直就像是平民百姓的墓葬。那麼,為什麼這個有著精美隨葬品的契丹女人卻葬在這麼寒酸的墓室中,墓主人在下葬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宮一寧:後來,塔拉在墓中發現了一個非常典型的、墓主人倉促下葬的跡象,就是墓的壁畫全部是面朝上,一般人像我們就以為是壁畫脫落了,誰也不會想這麼多,但是塔拉從中得到了重要的資訊。
塔拉:造成壁畫脫落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開山放炮、地震,或者是年代久遠等,但是,無論是哪種脫落,都應該是面朝下。而且,在我們清理壁畫時,發現它是在墓室的最底層,也就是開山放炮震落的淤土下面。也就是說,這個墓剛修建完以後,壁畫就脫落了,所以當時我就分析,這個跟墓室的倉促修建有關係。
身份顯貴的契丹人,都會用壁畫裝點自己的墓葬,這是契丹民族最典型的喪葬習俗。但這些面朝上坍塌的壁畫,卻讓人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塔拉:我根據墓室的種種情況分析,當時白灰抹上去沒等幹,就把壁畫畫上去了,所以它就鼓起來了,一下雨就隨著牆壁滑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