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2部分

自操生殺大權,欲加之罪,陛下就親自斷案好了。而如今既委臣審理,臣不敢不據實上奏。”武則天聽後口氣緩和了些,說:“你想一點也不加他們罪嗎?”馬懷素說:“臣愚昧無知,著不出他們有什麼罪狀。”

武則天見馬懷素說得句句有理,對答如流,態度安閒,覺得應該是真情,便心中釋然,不再審崔貞等人。

其實,武則天也自知寵幸張氏兄弟不好,但總以為自己這麼大年紀了,讓他們陪著笑笑鬧鬧,自己愉快,也不影響大局。大臣們一般的勸諫,認為皇帝不該這麼做,對張家兄弟看不慣,這她都能理解,也不怎麼生氣。然而魏元忠一個首輔大臣,自己又多年信任他,非要以死相拼,她也就不能容忍。加上張氏兄弟和密狀告他造反,又有這麼多人拿性命同他一同爭鬥,參與人又多是東宮太子的屬官,那個蘇安恆因魏元忠的事說得那麼嚴重。因此,她才揪住不放,審個明白。魏元忠一國宰相,竟因張氏兄弟而遭貶,實不值也。

魏元忠因張氏兄弟問題獲譴,但這個問題未得解決,“二張”仍為女皇侍幸,接下來仍爭鬥不止。

魏元忠是朝臣的領袖,他被貶放之後武則天對中樞班子再次調整。長安四年(704年),提拔韋安石知納言事、李嶠知內史事,二臣是女皇一手裁培的大臣,她放心得下。唐休是西陲老將,因他熟悉邊情,用他為夏官尚書、兼幽州和營州等都督,又兼安東都護,也算是一位將相人物。以天官侍郎韋嗣立為鳳閣侍郎、同平章事,他是前宰相韋思謙之子,韋思謙死時將二子嗣立、承慶託之女皇,他們都相繼被武則天提到宰相位置,都很有才幹。宋、桓彥範用為御史中丞、袁怒為右臺中丞。崔玄韋亦為女皇一手提拔,現亦充宰相之列。姚元崇是平定契丹時露出才能,被武則提為鳳郎的,後又為狄仁傑推薦,再提為同平章事,又委為相王府長史,併兼夏官尚書事。姚自稱不宜任職相王府,任兵部尚書典兵馬,更適全自己。女皇同意了他的請求,再授以婁武道行軍大總管,再提為安撫大使,以備突厥侵擾。

張柬之是狄仁傑一南推薦的人物,武則天見他思想保守未知重用。後來姚元崇又推薦他,女皇聽從,授為同平章事。此人已年過八十,果然被武則天料定,他進入宰相班子便在暗中拉人,以女皇年邁企圖擁太子上臺,逼女皇退位,恢復唐室,是武周王朝的一個掘墓者。

這些大臣中,以宋對“二張”看法最重,魏元忠被罷他表現也最為激烈。他是邢州南和(今河北南和縣)人,很有才幹,升遷也快。舉進士後便出仕為上黨尉,尋遷監察御史、鳳閣舍人。居官清正、性格耿直,女皇重視他,提為御史中丞。他十分鄙視張易之兄弟,尤其因他們使魏元忠遭罷更為氣惱。一次,女皇集宴,張氏兄弟坐在他的上首位,畏懼他的正直,便虛位揖之說:“公方今第一人,何乃不坐?”宋則說:“才劣位卑,張卿以第一,何也?”天官侍郎鄭景忙說:“中丞奈何卿五郎?”宋諷刺他說:“以官言之,正當為卿。足下非張卿家奴,何郎三有?”在場的官員除武三思外無不大驚失色,怕宋惹出亂子來。武則天也看到了當時的場面,但她深知宋的為人,便也沒怪罪他。

宰相楊再思就不行了,他雖然也受重視,但對張氏兄弟卻以諂媚為事。司禮少卿張同休是張易之的哥哥,經常召公卿舉宴,一次在宴會上有人戲弄楊再思:“楊內史面似高麗。”再再思為取悅張家兄弟,竟當場反披官服,剪個紙由戴在頭上,跳起高麗舞來,舉座大笑。有人贊張昌宗漂亮,說:“六郎面似蓮花。”楊再思則說:“乃蓮花似六郎”

長安四年七月,張同休和汴州刺史張昌期、尚方少監張昌儀一起坐贓下獄,他們都是依仗張易之、張昌宗而貪髒獲罪。因此,司刑賈正言、御史大夫李承嘉等人上奏,張昌宗被牽入贓案,應一同治罪。御史中丞桓言範又上奏:張同休、張昌宗共貪汙贓款四千餘緡,張昌宗免官。張昌宗奏說:“臣有功於國,所犯不致免官。”女皇問宰相們:“昌宗有功乎?”楊再思說:“昌宗以往合煉神丹,聖躬服之有效,此實莫大之功”女皇大悅,遂免張昌宗罪,官職照舊。張同休貶為歧山丞,張昌儀貶為博望丞。左補闕戴令言見楊再思諂媚,乃作《兩腳野狐賦》諷刺他'《唐書》,《楊再思傳》,記為《兩腳野狐賦》,《資治通鑑》,卷207記為《兩腳狐賦》。'。

到了年底,女皇病得頗重,一直住在長生院。宰相們一直見不到女皇,朝政大事也無法處理,病床邊只有張氏兄弟陪侍。有一天病稍微好了點,宰相崔玄韋入奏建議:“皇太子、相王仁明孝友,足侍湯藥。宮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