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已經是秦峰的人了。很擔心眾人走後若是天子毛手毛腳怎麼辦。所以留下了小玲與秦峰,道:“陛下,此二人皆是心腹,可以信任……。”
漢獻帝並不是個甘心受擺佈的人,聞言心喜,道:“皇后深知吾心……。”他又見秦峰英氣逼人,不似尋常的內侍,便說道:“汝是何出身?”
秦峰這幾日也不是白過的,一些事情早就與伏皇后有了定計。聞言不吭不啊。道:“在下禾山,乃是伏家死士。今番新入禁宮,任憑陛下差遣……。”
漢獻帝聞言大喜,漢室皇帝多依靠外戚。伏皇后父親伏完的家族。也是大族,他早就打算與伏皇后商議,若是有機會誅滅董卓。自己就是真正的天子了。他激動中去握伏皇后的手。
誰知伏皇后眼疾手快,縮手就躲開了。急忙說道:“陛下。伏壽還未痊癒,萬萬不可傳染了陛下……。”說完便退開一定距離。跪坐下來。
漢獻帝不疑有他,只是說道:“皇后小心身體,吾今後還需皇后幫助……。”他又對秦峰說道:“汝剛從外面而來,外面對董卓是何看法?”
秦峰來這東漢數年,也不是白瞎的。琢磨了一下,便說道:“常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殊,君臣至重。今權臣董賊,冒輔佐之階,實有欺罔之罪。敗壞朝綱,敕賞封罰,天怒人怨。”
“近有十八路諸侯討董,天下共起而誅之!陛下當以高皇,漢武之志自勉,行光武皇帝之事。外結忠義之諸侯,內連忠義之大臣。整合內外忠義兩全之烈士,步步為營,勵精圖治。待天時以殄滅奸黨,復安社稷,除暴於未萌,使吾漢室中興,天下幸甚!”
秦峰也不知道自己忽悠的怎麼樣,不過看漢獻帝這小子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想來應該不差。
伏皇后雖一介女流,但飽讀詩書明天下之事,見秦峰說的慷慨激昂,一時痴迷……。
漢獻帝胸中實有少年熱血,因秦峰這一段話而沸騰,又知他是伏家死士,頓時將他引為心腹,不禁拍案而起。激動的說道:“皇后,此禾山,乃是吾大漢的忠良!”
秦峰不禁嗤之以鼻,心說這事趕事,爺才來到了這裡,真是倒黴。不過他深知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的道理,所以隨屢入險境而百折不撓。
有時候他不免想到,正是因為自己將來能成事,所以現在才會遇到這麼多事情。沒見華夏五千年,那些成大事者,那一個不是屢遭不測。就說這大漢的劉邦,一開始也是被打的東躲西藏,被逼的雞飛狗跳。
後世,開國的偉人們,那一個不是幾經生死,只要堅持過來,那就成了!
所以,不管再艱難,秦峰也從不氣妥。
要堅持!他最後如此想到。
“禾山聽封!”少年漢獻帝激動中說道。
吾靠!你小子能封了什麼玩意?秦峰心裡一驚,只好拜了拜。
就聽漢獻帝說道:“吾封汝為常侍,今後便在吾的左右,你我君臣同心,將來誅殺董賊……,汝雖然是內侍,但是若有那麼一天,吾答應汝立於朝堂之上……。”
秦峰聽到後心裡一驚,吾靠!成常侍了!還要隨駕!
漢獻帝又與伏皇后說了一會話,感謝她的伏家幫助自己。便想著今後應該勵精圖治,不可荒蕪。就急急忙忙要離開,從今天開始就勵精圖治。他便起駕回宮,然而還沒出門就感到不對,轉身道:“禾常侍,隨吾回宮吧。”
罵那隔壁的!秦峰暗罵一句,然而事已至此,只能過去忽悠幾天了。他突然就想到,火燒洛陽後孫堅在皇宮井中發現了玉璽,沒準之前宮中有什麼變故。自己既然有機會接近天子,何不乘機將玉璽偷來,將來若是有那麼一天,也好光明正大……。
想到這裡,他就來了精神。便示意趙雲等人不可魯莽,就跟著漢獻帝走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八章 玉璽之謀
秦峰後世來的,哪裡能跟古代的大賢相比。隨漢獻帝來到甘泉宮後,奏對之間,也就說說些理智而富有哲理的偉人格言。
比如:拿破崙說:一個人應養成信賴自己的習慣,即使在最危急的時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
比如:魯迅先生說地:人生的旅途,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漢獻帝也只是十三四的少年心性,被激勵一番也就足夠了,見秦峰說的字字珠璣,針針見血,所以對他越發看重,什麼事情都會徵求他的意見。
這甘泉宮秦峰十分熟悉,當初就是在這裡,將漢獻帝的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