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著一點關係!”
“哦!”秦峰立刻來了精神,心說果然不愧是賈詡,老謀深算。
“不是楊家的!”徐庶也多少鬆了一口氣,他已經被昨日的百姓上訴搞的焦頭爛額,根本沒時間打探這些細節。若此女不是楊家的,事情就大有轉變了。
秦峰也是鬆了口氣,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徐庶又開始埋怨,“大王,您可不能學那曹操,您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天下產生影響,您應該為天下作出表率。再有,天家無私事,入室天家者,需要驗明家室……。”
忠心的徐庶一頓嘮叨,只為秦峰好。
忠言逆耳,秦峰一直嘀咕著這句話,所以他沒有生氣,只怒該死的楊松,竟然拉爺下水,幸虧有老賈詡這裡得到了訊息。他又向賈詡望去,心說雖然有這訊息,但這名聲也是虧了。
真是樂極生悲。
誰知,賈詡突然又開口說話了,對眾人道:“其實大王已經知道了楊家的事情,只因那楊家獻城有功,就算有百姓告狀,也不好輕易殺功臣。所以在楊家獻出佳人的時候,我就對大王進言,應該將計就計,若是接納了此女,再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的話,楊家就罪加一等,就可以順利的治罪平息民憤,又能彰顯我王寬仁……。”
秦峰一聽,頓時愣住了,心說行啊,咱們什麼時候商量過這計策?果然不愧是賈詡,這都能讓你說圓滿了,如此這般的話,孤王的名聲就不虧了,接納杜秀娘也是順理成章。
賈詡機智,救君王與水火之中,秦峰大喜,連道:“不錯,就是計策,我與文和商議,也是將計就計!”
徐庶立刻流露出無法置信的眼神。(未完待續……)
第八百五十章 王者歸來
賈詡的計策就是,以迷惑君王的名義加上禍害百姓,一罪抵功,一罪處罰,迷惑君王那可是殺頭的大罪,無論如何楊家必死無疑。
“徐庶軍師可以用迷惑君王的罪名處置他們,楊家想要找大王求情,可先斬後奏,名真言順。”賈詡最後說道。
徐庶大吃一驚,心說如此處置也是不錯。
秦峰背後幔帳中的辛憲英聞言亦是芳心亂動,“原來是計策……,大王這才接納了杜秀娘……。”她這心裡好受了一些。
徐庶又琢磨了一番,他也是看出了一些眉目,也不點破,心說這樣一來所有的顏面都保住了。賈詡你還先斬後奏,真是夠狠的。
有了解決的辦法,秦峰懸著的心也跟著落了地,真不愧是賈詡,果真殺手鐧。面上卻是搖頭嘆息道:“本以為楊家獻城,實乃忠義之士,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孤王差一點被他們矇蔽,你們做的都很好。”
龐統這時也琢磨透了,心說你這老狐狸,本軍師以後可要小心一些,別被你也先斬後奏了。
於是,徐庶親自出馬,收監楊松、楊昂、楊任治罪,三人就要求見秦峰說情。徐庶那裡會讓他們去見秦王,這邊手起刀落,先斬後奏。
楊家魚肉鄉里,手中沾滿了百姓的鮮血,知道在劫難逃,竟然還要拉秦峰下水,真是死有餘辜。楊松三人就地處決,楊家的田地分給百姓。訊息傳來,一時間大快人心。百姓稱頌秦王英明。
至於秦王納杜秀孃的事情,乃是賈詡的計策。秦王也是勉強答應。明白前後經過的百姓,深知秦王處理楊家不易。只是暗罵賈詡不出好招。
賈詡立了大功,雖然背了黑鍋,但十分得秦峰心思。
於是皆大歡喜。
秦峰未免再有差池,便先一步送杜秀娘回鄴都。徐庶前番的進言,也是提醒了秦峰。所以秦峰沒有讓杜秀娘入秦王宮,只是在鄴都找來了好大的宅子安置,賜名樂安府。這對杜秀娘來說已經是十分好的結果,所以她也沒有怨言。一心想著服侍好秦王,將來懷上秦王骨肉。也就能夠正名了。
建安十四年,公元205年春,秦峰以統治雍涼,掌控東川的戰績,結束了兩年的征戰。得到雍涼、東川后,秦峰勢力得到擴張,邊境守備地帶反而沒有增加,這可是好事情。
函谷、武關、西城一線不在是重要防線,秦峰便調張郃部守備雍涼。徐晃部守備東川,形成西北弧形防線,率領大軍凱旋歸朝。
大軍來到長安的時候,又匯合太史慈從玉門關歸來的兵馬。一路返回鄴都。一路之上,各地百姓自發的組織起來,在寬敞的青石官道兩側。歡迎秦王。
五月,時隔兩年後。秦峰終於看到了巍峨聳立在大地上的鄴都城。這座人口幾乎百萬的天下第一大城,已經是秦王無上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