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才死的。
這一個細節,不僅僅是給觀眾們帶來心靈衝擊。
駱墨看來,更多的是給身處暴雨中的李維傑,帶來心靈衝擊!
這會使得大雨和替罪羊,有更多的含義。
但是,最後讓李維傑選擇自首的,其實是小女兒的考卷。
事情過去後,小女兒也開始正常讀書,她的考卷是一百分。
但如果定睛去看,她的這個一百分,上面有塗改液,是她自己改的一百分,想要爸爸給她買口琴。
這讓李維傑作為一個父親,深感自責,覺得是自己影響到了小女兒。
只可惜,地球上,這個情節拍得很隱晦,對此,駱墨是表示遺憾的。
怎麼說呢,太高估觀眾們的洞察力了。
他自己第一遍看時,都壓根沒發現。
後面自首關到監獄裡後,整個畫面就和電影一開始李維傑給頌叔講的故事,首尾呼應了。
因為那個故事裡,囚犯也是被悶死的。
幾經糾結,駱墨選擇了拍完美犯罪的版本。
《誤殺》其實商業性很強,骨子裡是奔著賣座去的商業懸疑爽片。
那不如干脆爽到底吧。
而且大雨裡的那場高潮戲份,地球上一直是譭譽參半。
特別是關於棺材板上的血跡。
有一部分觀眾覺得很震撼,原來素察一開始竟然沒死!
有一部分則覺得太降智了,開棺時,這麼一群人圍著棺材看,前面把拉韞塑造的這麼厲害,經驗是那麼豐富,李維傑偷換時間都被她給發現了,結果,關鍵時刻,成片成片的血跡,她瞎了。
血跡只要被看到,那就是疑點,警察就可以說發現了新證據。
那麼,群眾就不可能奮起反抗,因為不算濫用職權,而是鐵證如山了。
後續的暴亂,也就無法成立了。
不要忘了,這部電影的本質是懸疑片。
前面一直在營造著拉韞和李維傑智慧上的交鋒。
所以必須做出取捨。
捨棄了這段劇情,駱墨又覺得爽感在流失。
畢竟很多觀眾是覺得李維傑一家太慘了,大女兒平平的遭遇,任何一個父親都得發狂!
這是你辛苦養大的未成年女兒。
她成績優秀,拿到了一個班僅有兩個的名額,你出了昂貴的費用,讓她去夏令營。
結果,被人下藥了。
這人還是和朋友一起拍的影片。
這個影片還全警局的人都看了。
壞小子的媽媽還囂張得很,不僅揍了你全家,還說不認罪就把影片發出去,讓全網看。
這仇恨拉得太高了。
地球上,如果不是演大女兒的那個演員,演技太拉胯的話,大家的共情還能更強!
素察悶死在棺材裡,死在絕望中,對於一些觀眾來說是爽點,覺得大快人心。
為了填補爽感,也就有了結尾站在警局的那句:“您和您的警局會保護好我們的。”
結尾的爽,結尾的大快人心,肯定是要蓋過前面部分的。
而選擇了【完美犯罪】版的結局,那麼,這部《誤殺》的商業性等於也進一步加強了。
駱墨很清楚——普通觀眾,究竟想看什麼。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其實就可以給出答案。
像地球上,你別看《藥神》的票房是三十幾億,但是,去影院看過它的觀眾,不比那些四十幾億甚至五十幾億票房的人數少。
它輸在【觀影人次】,而非【觀影人數】。
有的大爆款,很多人會反覆觀看,去影院二刷三刷,【觀影人數】不變,【觀影人次】就變高了,票房也就變多了。
《我不是藥神》則截然不同,願意去影院看它的人,的確非常多。
畢竟是口碑爆棚的神作啊!
這個人數放在別的商業大片裡,票房破40億,甚至破50億都有可能。
但【觀影人次】低,大家不願意看第二遍,第三遍……
——痛!太痛了!
這電影看一次痛一次!
也正是因此,在地球上,明明《誤殺》關於自首這個問題,鋪墊了很多了,甚至還來了一招神乎其神的首尾呼應,但很多觀眾還是罵,往死裡罵,不僅罵電影,還罵整個行業,整個大環境。
總之,駱墨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鍾琳組長也一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