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章 啞嬸的心思

也被這瞬間的胡思亂想驅散。

啞嬸想起陳楠小時候很瘦弱,渾身皮包骨,看著都要讓人掉淚,進入發育期後,即使她的身軀還是那麼瘦小,乳房卻如瘋了般變大,啞嬸知道這是男人喜歡的。

啞嬸心裡更是不安,卻不知道怎麼跟陳楠談,由於自卑作祟,讓她跟陳楠溝通時總是小心翼翼,深怕要是說錯一字半句,陳楠就會生她的氣。

啞嬸對陳楠的態度少有母親的嚴厲,反而總是唯唯諾諾,還會不自覺地考慮太多,有些事即使明知道該阻止,可是一想到開口可能會引起陳楠的反感,就不敢說,這讓她覺得很無奈,面對陳楠的成長也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對於陳楠的虧欠,和自己的自卑,讓啞嬸從來不敢過問陳楠的事情,她知道陳楠懂事,不會做不該做的事,又怕干擾到陳楠會惹她生氣,畢竟陳楠是她的心頭寶貝,哪怕放棄做母親該過問的權利,她也不希望陳楠不開心。

啞嬸始終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件事,也不敢跟別人說,怕別人以為陳楠是個壞女人,直到現在都還將這些懷疑憋在心裡,即使已經把張東當一家之主,但為了顧及陳楠的感受,她還是不敢開口。

下午啞嬸跟人約好要去一個要好的鄉親家坐坐,那人叫什麼張東倒是忘了,不過啞嬸對人家很感激,連陳楠碰到都會乖巧地叫一聲奶奶。聽她們聊天的時候,張東知道這鄰居對她還不錯,或許同樣都是女人,她總可憐這對孤兒寡母,也心疼著陳楠,以前就幫了她們不少忙。

陳楠小的時候沒辦法攝取足夠的營養,吃了上一頓,就不知道下一頓在哪裡,而且啞嬸身體不好,賺不了錢,能給她東西吃就不錯了,只是都是清湯少油的米水,實在是沒辦法讓陳楠吃一頓好的。

這鄰居家的大娘是個善心人,只要家裡買了肉,就會送一點給陳楠母女倆,且不管燉什麼湯,也會叫陳楠過去喝一碗,過年過節也會拿點東西給陳楠解饞。

有一次過年,因為沒錢,陳楠家就用白水煮白菜當作年夜飯,唯一的油葷是兩塊沒什麼肉的雞骨架,還是燉完湯後剩下的。

那一年真的很慘,孤兒寡母的,年夜飯少得可憐,啞嬸抱著陳楠傷心得哭天搶地,完全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陳楠大眼睛裡閃爍的期待,外面的鞭炮聲更似乎是在諷刺她們,別人家歡聲笑語,讓那個夜晚更顯淒涼,啞嬸都有抱著陳楠一起死的衝動,畢竟這樣生活,活著又有什麼意義?

那一夜,大娘送來一盆雞肉和糖果,打消了啞嬸輕生的念頭,母女倆千恩萬謝,吃著這頓年夜飯時都泣不成聲了。

大娘心地善良,看著那一幕唏噓感慨,又回去拿不少東西過來,讓本該最淒涼的年夜飯反而成了最豐盛的一頓。

大娘家小孩子穿不下的衣服幾乎全都會拿來送給陳楠,偶爾用不上的東西也會給她們母女倆,緩解啞嬸連衣服都買不起的窘迫。

每次有新的衣服穿,陳楠都很開心,或許那是她童年的記憶裡最美好的時刻。

啞嬸看陳楠開心,她就開心,對大娘滿心感激。

鄰居家的友善並不是施捨,是在那貧窮的歲月裡,支撐著陳楠母女倆活下去的動力。

之前陳楠說過,她第一次月經來的時候,什麼都不懂,後來啞嬸知道了,但也沒有準備,連衛生棉都是大娘給的。

有這麼一戶好鄰居,是陳楠母女倆窘迫的生活中最開心的事,所以她們一直很敬重這對心善的老夫婦。

大娘家也拆遷了,那點錢買不了房子,也沒建房,一家三代十多口人就暫時在鎮上租個地方住,儘管生活不富裕,但一家和睦,家人善良和氣。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在啞嬸眼裡,這一戶人家比所謂的親戚對她們母女倆還好,陳楠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能夠乖巧懂事,也和大娘的疼愛和教導有關,現在想想,這是一種比物質更讓人感激的耳儒目染。

陳楠母女倆提過不少次這家人,張東早有耳聞,不過並沒有見過,畢竟之前啞嬸去動手術,一直沒時間交際,現在難得空下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看這家人,這也證明啞嬸是一個老實誠懇的人,對這一戶鄰居始終保持著敬重的態度。

車子緩緩停在這戶人家門口時,啞嬸遲疑了一下,動作很輕地捏了一下口袋裡為數不多的鈔票。

這細微的一幕張東捕捉到了,也明白啞嬸在想什麼。

啞嬸打量著旁邊的商店,悄悄地掃視裡面的商品,現在她雖然有拆遷的補償款,但她不敢亂用,生活一直很節儉,不過她目光裡透出的並不是怕花錢的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