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東北軍召開軍長級作戰會議時,集結在直隸邊境的北洋新軍,同樣在做著防禦準備。對於他們而言,那怕進行過長達一年多的訓練,對東北軍卻同樣警惕。
此次奉朝廷之命,跟東北軍展示一下軍威,讓其停止從外面遷移百姓。可做為新軍的都統們都清楚,這些新軍只怕遠不是東北軍的對手。
可想要得到朝廷繼續支援,他們必須奉命出征。況且,對於領兵的統領們而言,這些訓練出來的新軍,想真正成為精兵,必須經歷戰火的洗禮才能算真正成軍。
一直聽說東北軍強大,可對於北洋新軍官兵們而言,還沒正兒八經跟東北軍交過手。這次他們過來,更多也是希望用東北軍磨練一下這些訓練出來的部隊。
等到劉興華的通電一出,清廷自然有些緊張。可他們都清楚,如果繼續讓東北軍這樣下去,圍繞京師的幾個省底層百姓,只怕都要跑的差不多了。
可這份通電,卻很直接的告訴大清百姓,清廷要跟東北軍動手了。面對這種同室操戈般的情況,不少百姓都覺得,朝廷做的有些過份。
碰到列強入侵,永遠都是割地賠款了事。現在東北軍沒南下,他們反倒派遣重兵壓境。這不剛好印證劉興華以前所說,朝廷就是實行‘寧予外敵、不予家奴’政策嗎?
集結在山海關一線的北洋新軍指揮部,北洋大臣袁世凱看著東北軍發來的電報,很無奈的道:“看來劉興華是打算動手了?下令前線諸軍,提高警惕。防止東北軍突襲。”
同室操戈,說實話袁世凱也不想。可他非常清楚,如果北洋新軍這次再不遵皇命,他跟北洋新軍的下場都不會太好。至於跟東北軍硬磕,袁世凱自問時候未到。
其統領訓練的北洋十鎮。儘管官兵數量達到十萬多。可相比東北軍的陸軍實力,同樣遠遠不足。只是袁世凱清楚,東北軍就算有所行動,想必也不能兵力盡出。
這一仗會打成什麼樣,袁世凱也不清楚。但他希望,北洋新軍也打出軍威來。若是他統率的六鎮。能夠讓東北軍知難而退,或許就是北洋新軍真正崛起之時。
‘慰帥,難道東北軍真的要跟我們死嗑到底嗎?據我們所知,他們目前應該不宜調動大軍行動吧?如果他們能動,只怕早就南下了吧?’
對於身邊這位領兵都統的話。袁世凱搖頭道:“這只是我們的猜測,事實如何我們都不知道。但根據我的瞭解,劉漢青此人擅長步步為營,謀定而後動。
眼下朝廷雖然民心喪失,卻也遠不到改朝換代之時。就算東北軍打破京師,若在一個爛攤子,僅憑東北軍只怕收拾不過來。何況,東南那些人都有洋人支援。
如果劉漢青僅有現在這些實力。只怕洋人不會允許他的勢力進入東南各省。這樣的話,南不南下又有什麼意義呢?這一仗,希望不要打成兩敗俱傷才好。”
身為一鎮都統的段祺瑞。聽到袁世凱的話,想了想也有些道理。可最終還是道:“慰帥,即如此,那我們是否有必要,跟東北軍那邊說一下?”
‘說什麼?讓他們下手輕一點嗎?芝泉覺得可能嗎?不管如何,這一仗都必須打。甚至有可能的話。要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東北軍出關。
這次我帶來了六鎮新軍,抵達之後全部修建防禦攻勢。根本沒擺出進攻的架式。如果劉漢青聰明的話,他應該能猜到我們的打算。可打成什麼樣。真的很難預料啊!’
正如袁世凱猜測的那樣,劉興華看到前線送來的戰報,也明白袁世凱打的什麼主意。對他而言,現在也遠不到跟朝廷翻臉之時,才會一直採取對峙的態度。
現在朝廷覺得,訓練出十幾萬新軍,就能給東北軍一個下馬威。那麼劉興華覺得,既然朝廷主動把臉湊過來,他要做的就是狠狠扇回去。
‘依興阿,這次袁世凱調集了六鎮新軍,集結在盛京邊境。我打算讓第四軍為主力,第五軍壽長部配合你們作戰。目標只有一個,擊潰袁世凱訓練出來的六鎮新軍。
你們要完成的任務,便是拿下山海關一線。既然這次是朝廷主動挑事,便要讓他們付出一些代價。第四、五軍進攻到山海關,原地駐防不許踏出山海關。明白嗎?’
聽到這話,第五軍軍長壽長,有些不解的道:“大帥,為何不能跳出山海關呢?”
明顯有些不解的問題,卻很快讓依興阿解答道:“目前我們還不宜跟朝廷全面開戰,內戰說到底,失的都是我們國家的元氣。佔據山海關,也是警告朝廷不要妄動刀兵。”
‘不錯,看來把這個任務交給你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