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四十一章 劉興華的眼淚

在第一次國民議會舉辦前,劉興華便提前召集任命的政府跟軍方官員談話。對於這種一言堂式的任命,雖然也有人表示反對,卻也清楚這樣的反對是無效的。

爭議聲最大的,則是對首任總理的任命。原因很簡單,任命一個年不過三十的年青總理,在很多人看來都純屬兒戲。那怕不少人知道,宋教仁的政治天賦很強。

可再強,不到三十歲當總理,他真的行嗎?

對於這樣的爭議,劉興華很直接用自己做例子。做為一國最高元首,他的年齡不也剛好邁進三十大關嗎?既然他能當總統,宋教仁為何不能當總理呢?

除了總理的任命,首任議長的人選,也讓各方頗顯意外。劉興華在議長的任命,採取一正兩副的任命。首任大議長就是張之洞,一個已經退出清廷官場的老人。

而副議長則是蔡元培跟梁啟超,這兩個在民國同樣名氣不凡的進步人士,配合張之洞管理議會,確實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甚至不少人都看的出,張之洞擔任正議長,只是一個過渡的形式。未來的正議員,應該是從兩位副議長中產生。誰能順利轉正,就看他們的能力了!

伴隨新政府的重要職務被陸續公佈,接到劉興華正式任命的人,也從劉興華的任命上看出,劉興華似乎沒想象當中那樣任人唯親。

至少在政府跟議會中,劉興華並沒安排自己的親信上。實際上,只有劉興華自己清楚,他在東北培養的政治人才。暫時還不堪大用。

相比在政府官員的任命上,劉興華給了各方不少的利益均沾。在軍隊的管理上,劉興華卻將軍權牢牢握在手上,沒給任何人插手的機會。

根據整合後的部隊編制,劉興華在全國重要的省份。都組建了一個軍的陸軍。而這些軍長,大多都授予中將軍銜,也大多由東北軍出身的軍官擔任首任軍長。

除此之外,根據行政區域劃分,劉興華又組建了八大軍區。大軍區的司令員,都授予上將軍銜。八個司令員中。東北軍佔了六個。

至於海軍司令員,當仁不讓由薩鎮冰擔任。而最高的軍隊統帥,不容置疑是由劉興華擔任。那怕政府對軍隊,都沒有插手的權利。

在劉興華看來,只要握住槍桿子。政府這些人也翻不了天去。況且,財政跟司法部門的主官,都是東北籍出身的官員。這意味著,新政府實際還是劉興華說了算。

政府跟軍隊主官任命結束,劉興華在工兵們抓緊修復好的議會大樓,召開了第一次全體議員會議。在會議上,正式宣佈了國家跟國旗以及國歌的名字。

根據劉興華與幾位政府主官的商議,新成立的國家名字全稱為‘大華夏民主共和*國’。至於國旗。則是採用東北軍的紅旗為底色,五星居於紅旗之上。

對於國旗為何選用這個,劉興華自然是希望。能讓這面融入到他骨子裡的國旗,在這個時空再次飄蕩起來。可選用他的理由,劉興華自然還是要一些的。

《史記.天宮書》:“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積於西方,外國用(兵)者利。五星皆從辰星而聚於一舍。其所舍之國可以法致天下。”

拿出這個理由,到會的議員都沒怎麼反對。只有孫仲山等人。似乎還是想用他們的青天白日旗做為國旗。很可惜,這種提議劉興華根本不會接受。

至於國歌依然選用安民軍歌進行曲。實際上就是後世的義勇軍進行曲。當初組建安民軍的時候,這首歌也被劉興華做為軍歌傳唱至今。

國旗、國歌跟軍歌,劉興華都力主他的選擇。這樣做,就是希望能對這個國家有更多的歸宿感。而他同樣希望,在這面紅色的旗幟下,華夏能提前崛起跟復興。

伴隨首天議會的會議結束,劉興華以通電的形式,正如通電全國跟世界。結束清朝對華夏的統治之後,這個古老的東方古國,已經有了新的名字。

根據第二天的議事日程,議員們早早便被賓館的服務員們叫醒,步行前往劉興華所說的承天門廣場。至於來這裡做什麼,議員們其實並不清楚。

但到過承天門廣場的議員都知道,進駐京城的東北軍,很早就派遣工兵在那些拆裝跟修整。清理了不少承天門前的建築,將那裡平整成一個若大的廣場。

除此之外,不少人也看到,在承天門的廣場前,樹起了一個高高的鋼柱子,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至於廣場中間,也修建了不少類似豐碑一樣的東西。

甚至在距離議會大樓不遠的廣場附近,還修建了一個高聳的英雄紀念碑。上面銘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