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終。”
這話說出來之後,烈士們的家屬自然非常感動。而觀看此次葬禮儀式的百姓,同樣清楚劉興華是說一不二的人。這些軍烈屬看似倒黴,實則也算因禍得福了。
做為軍烈屬,他們在根據地將享受到免除稅收的優惠政策。陣亡士兵的兄弟姐妹,在入學或安排工作的事情上,都將比其它人更具有優勢。
這些優惠條件,也意味著他們家中一個子弟的死,卻能換來一家人的幸福未來。這種情況,對於生活在戰亂年代的百姓而言,無疑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事。
講完這些話後,劉興華又宣佈這些陣亡官兵,在戰後所能獲得的榮譽。一枚反圍剿戰役的勳章,一枚金制的英雄勳章,都由各團團長親自送到他們親人手上。
代替自家子弟領取勳章的陣亡官兵家屬,看著這些年青的團長們,同樣給他們道歉並表示會關注他們以後的生活時。同樣感動的無法言喻,也深知一家人未來的幸福,都是兒子用命換回來的。而這兩枚勳章,同樣代表著兒子的功勳戰績。
安葬儀式結束之後,各移民村的廣播裡,也特意提到了這件事情。令不少遷移到根據地的年青人,甚至於他們的父母,都明白為何這支部隊,被那些老移民稱為子弟兵。
子弟兵的概念,在這一刻算是徹底的灌輸到所有百姓的心裡。百姓們也清楚,沒有這些子弟兵的浴血奮戰,就沒有他們在後方安詳幸福的生活。
要想保住現在享受的生活,他們就必須將年青的子弟,送到徵兵點去報名。雖然這樣做,有可能讓自家子弟有去無回。可當兵,在漠北卻是件很榮耀的事情。
相比關外‘好男不當兵’的觀念,如今生活在漠北的百姓跟年青人。對於子弟的話,就是希望他們能透過徵兵辦的選拔,有資格成為一位安民師的新兵。
很多新來的移民最初都以為,只要年齡符合,身體沒什麼大毛病,安民師應該不會拒絕他們子弟的加入。可事實上,在徵兵的事情上,安民師一直都非常嚴格跟謹慎。
剛搬遷來的百姓子弟中,只有一小部分身體素質優秀的年青人,獲得加入新兵部隊的資格。而一些體質不佳的年青人,卻被告知暫時不能被錄取。
這些落選的年青人,也告訴這些被陸續遷移來的百姓,在這裡想當上兵,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在這些年青人,還有資格加入組建起來的民兵部隊。
只要在根據地,好好的生活訓練一段時間。等到他們身體素質達標,其所在的民兵隊長,都會給這些年青人寫一封推薦信,讓他們重新擁有被選拔進軍營的可能性。
正是這些源源不斷補充的新兵,讓戰後急需恢復實力的安民師。很快恢復了戰鬥力不多,部隊的規模短短時間裡,又擴大了將近二分之一。
本身就按照旅級部隊組織的三個步兵旅,在新兵陸續補充之後,相繼擴充了一個新四團。從一旅三團的編制,正式擴充到一旅四團。
同樣,在此次作戰中,損失了近百人的警衛團。同樣在各老兵連中,陸續抽調了一批作戰精英,加入到警衛團中。警衛團的人數,相比以前又擴充了一個營。
明白這都是因為,根據地多了十萬多百姓,才讓安民師又能擴充近萬人的部隊之後。劉興華也開始著手,在其它東北兩省,發展游擊隊跟敵後武裝的工作。
一批批,從部隊選撥出來的優秀官兵,在警衛團參加了一個月的訓練跟學習之後。被陸續秘密的送出漠北,帶著劉興華對他們的期望,去敵後進行作戰。
他們要做的,就是在不引起沙俄人警惕的情況下,秘密的組織游擊隊跟反抗部隊。只要時機成熟之後,他們將成為星星之火,讓東北其它兩省全部燃起戰火。
而他們抵達那裡,短時間之內,也將以鬍子的形式在敵後生存。擴充部隊所需要的武器彈藥跟資金,都會有所在地的情報部門,給他們提供支援。
總之,大戰硝煙消去之後,東北並未進入平靜期。相反,平靜之下的暗流卻越發洶湧。而劉興華同樣意識到,下一次的圍剿作戰,想必不會象這次這樣容易。
這意味著,他必須抓緊每一天的時間擴充實力,以期待著第二次反圍剿戰役的到來。至於到時候,勝負如何,相信時間會告訴人們一切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