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些電影和小說中被描述過,但當它真正成為現實後,就會讓人知道,小說中描述的慘狀,遠遠不會比上真實中的萬一。
人類就算展到21世紀的科技,有意或者無意地滅絕了無數種地球生物,甚至很多生物特意去保護,仍然由於族群數量和環境改變沒有逃脫滅絕的命運。但有一些生物人類迫不及待地想要滅絕它們,卻從未做到過,這其中最典型的,也最普通的,就要算蒼蠅、蚊子這些讓人極端厭惡的東西,它們對人類幾乎沒有任何益處,散佈疾病,汙染環境,不像一些其他許多生物,對人類雖然也有一些害處,但還有一些益處。
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快的繁殖度,保證了它們是少數在被人極端厭惡的情況下,還能以人類為食的生物,尤其是蚊子,是少數地球上這個大生物鏈中,雄踞在人類頭頂上的捕食者,當然細菌寄生蟲也算在其中,只不過後者帶有隱蔽xìng,遠沒有蚊子那麼囂張。
當蚊子可以被人一巴掌拍死的時候,已經讓人類無比頭痛,許多手段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只能限制它的危害,當它的體積增加到十幾倍,甚至一百倍,一千倍,像麻雀那麼大,數量還是那麼多,以人血為食的特xìng又不會改,那麼,在自然界透過食物鏈的限制,重新讓蚊子種族數量恢復平衡之前,人類究竟要死上多少,這個問題,很快就會出現答案。
此時這塊致命的隕石正在慢騰騰地向地球飛來,說它慢是因為與許多墜落到地球上的流星比起來,度還不到十分之一。
並不是沒有天文觀測站看到這塊隕石的軌跡,但它的體積並不大,放著不管的話,厚厚的大氣層,肯定會在摩擦中,燒掉它大部分的體積,最終只會有極少數碎片隕落到地面,這些碎片將和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無數隕石一樣,毫不出奇,人類從不會專門攔截它們。
李林此時就站在這塊隕石旁邊,他只是淡淡地看著這塊外表毫無特異之處的太空飛行物,只有降臨到地面後,才會被叫做隕石,不過那時候,它會有很多新的名字,“災難之源”之類的,人類在為事物命名上,總是會有很多爭議。
它不緊不慢地向著地球飛去,其執行軌道註定會和地球碰撞。
他可以確定,沒有一個人會對此產生戒備,事實上這再正常不過,無法要求人類有先知的能力,很多災難就是這樣,只要提前知道,可以毫不費力地解決,但一旦災難臨頭,再想解決,就得付出血的代價。
他完全知道,只要自己稍微提醒一下,先不說人類國家會不會相信,但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是可以輕而易舉,將這塊帶來致命危機的隕石擊碎,只要不落到地面,在大氣層中全部燃燒殆盡,就不會有任何危險。
這樣,一場註定波及無數人的災難就會被輕易消弭在萌芽狀態,無數人可以繼續安穩地生活著。
但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做了也沒有意義,這個空間意志體的主題,就是末rì危機,他提前解決了,另外一種危機形式也會同樣出現,甚至讓人類更加無法應對。
想要應對這些危機,避免大量傷亡,只有地球人類自己展到極高的科技水平,才能不懼怕這些危機的出現。
寄希望於外來的幫助,永遠是不可靠的,也是不現實的,能夠幫助自己的最終只有自己,這個道理最簡單,也最普通,卻看起來最難,所以很多人在很多事情上寄希望於外人的幫助,無論是社會革命中希望外來勢力的干涉,還是個人生活中希望外人的幫助,都是一種普遍的選擇。但最後的結果,能夠盡如人意的卻很少,沒有個人的強大,外來的幫助再好,也只是無根之木,哪怕是有了父母親人全力和無私的支援,仍然會有爛泥扶不上牆的說法,富不過三代的大量例子。
何況,不為永恆,一切皆為虛空,這個空間,本就是在不停輪迴之中,這裡面的人類,想要擺脫這種不斷輪迴的末rì,非得脫這個次元空間,進入其他更穩固的世界,或者進入本源世界。
這不過是一個翻版罷了,所有智慧生物,只要不是僅僅想要短時間的享受和幸福,而是長久的生存,最終都要去尋求脫之道的。
李林就這樣看著,那塊平常無奇的石頭,進入了大氣層,然後開始摩擦,燃燒,它並沒有因為燃燒和劇烈運動而分裂,最後變成了一個小塊,墜落在一個平常無奇的島嶼之上。
而此時,人類的城市裡,一如既往的喧囂,老闆們兢兢業業地尋求每一個資本增長的機會,工人們挖空心思想要多拿一些薪水,道路上車水馬龍,寫字間裡俯工作,人類世界在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