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這種情形,不像是神術進步,反而更像是神明主動回應的結果。”一位老牧師抬頭看著這熟悉的一幕,口裡喃喃地說著,他是一位中途轉信幸運之神的牧師,原因是一場戰鬥中,靠了幸運之神牧師的神術加持,才從一次被五名死亡騎士圍攻的情況下活了下來,而原本他那個神廟的其他牧師們,卻全部戰死了,所屬的神廟也隨之頹敗,進而消亡。
“納加爾牧師,您的意思是?”有人聽到了這位老牧師的話,不由地臉sè一變。
老牧師看了看正在做出發準備眾人,似乎很少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他搖了搖頭,沒有繼續說話。
'正文 第四百三十二章 幸運之神(下)'
等到儀式結束,準備出發的神廟戰士在牧師的帶領下,向早已給定的集合地點出發,而剩下的人則要做好神廟的守衛工作。
只見一串串人流從神像周圍散去,向著神廟大門走去。
神像位於神廟中心廣場,也是地勢最高的所在,四周蓋著各種大塊條石砌成的各式建築,連同zhōng yāng廣場的神像,共同組成了神廟。(首發:)
眾人有著眾多的雜務要去做,出征計程車兵自然要聽從伯爵的統一指揮,但留下的人事情一點也不少。
神廟佔地相當廣大,有相當一部分建築是留給信徒避難用的。
畢竟比起毫無防護的房屋來說,有著神力加持,神明庇佑,以及有著神廟武裝保護的神廟,是圍城戰時最好的避難點。
誰也不可能確定圍城戰最後不會發展成為巷戰,更何況戰亂時,治安必然會大為下降,不守軍紀計程車兵,平時就氾濫的小偷和強盜,哪怕是知道城破後所有人都很難逃跑,但仍然不可能做到全部一心,憑藉僥倖,想要趁亂髮財的人並不少。
如何管理這些避難的信徒就是一個難事,食物,飲水,衛生,甚至包括情緒疏導等,都是一個大問題,如果人手不足,只會引發一場災難。
當然如果管理得當,平安度過一場守城戰,那神廟的聲望就會增加很多,這些受到庇護的信徒,不僅信仰會堅定一些,而且很多人也會捐助不少。
當然神廟面積雖然廣大,但也不可能容納下所有信徒。只是集體居住的環境自然不會舒服,還會有相當一部分人留在自己的家中。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雜事,探知訊息,和其他神廟勢力溝通,儲備飲水食物等必要物資,這些事情已經提前在做,而且要持續到圍城結束。
而作為溫克德神廟的最高領導者,阿特蘭高階牧師,這座神廟的主祭,此時卻沒有一點對這些重要事務的關心,他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剛剛施展神術時感覺到的異常之上了,在回到主祭住所之後,他就開始琢磨這些異常情況的來源。
“這位神明終於開始正面回應我們了,這是說我們的信仰已經積累到可以引起這位神明的注意了?還是其他原因?”他在心裡猜測著,同時回想著信仰這位幸運之神的起源。
最初是一位不知名神明的牧師,在一次激烈戰鬥中,連續三次與惡魔shè出的狙擊箭矢擦肩而過,在戰後總結時,他興起了這個念頭,本來對原有神明的信仰就不堅定,而且也沒有賜予多少有力神術,他就開始嘗試對“幸運”這一方向的神明進行祈禱,祈求他們保佑自己度過接下來的戰爭。
似乎冥冥中有神明回應了他,這位好運的牧師,果然在接下來更激烈的戰爭中倖存了下來,而比他強大許多的牧師以及高階戰士卻紛紛犧牲,這更堅定了他的念頭。
很快一個新的偶像信仰開始誕生,在這位牧師的努力下,最初是他軍中羨慕他好運氣的同伴,以及一些低階士兵,後來就是一些祈禱風調雨順的農民,還有祈禱商路上不要碰到劫匪的商人們。
幸運,人人都有需求,但很久以來,就沒有一個單獨的神明可以cāo控,更沒有辦法直接給信徒回應。
而在這個戰鬥激烈,生存競爭非常殘酷的世界,又有真正神蹟出現的地方,人們信仰哪一位神明,完全是看他能否滿足需要,能否真得給予及時回應。神明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凡是無法或者經常滿足不了人們祈禱需要的,人們信仰改變是極快的。
畢竟還有大量神明在後面排隊爭奪這裡的信徒。
而賜給信徒好運氣,讓他能夠心想事成,逢凶化吉,走路撿到錢,上戰場後能夠倖存下來,這種人們經常祈禱的內容,卻從未有過神明進行回應,包括那些流傳很久的神,雖然他們經常展示無與倫比的威能,卻無法滿足信徒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