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對身邊的實習學生說。

當患者躺在病床上,親人用顫抖的筆在“手術通知單”上簽字後,患者的命運恐怕只能交給醫生了。而當你向醫生祈求平安承諾時,十有###會得到同樣的回答:“手術總有風險,相信我們吧!”可見,掌握患者命運的不僅是醫生,還有風險。

那麼,風險又是誰呢?誰又能掌控風險呢?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節 風險是什麼(1)

華佗醫術高明,被人稱為“神醫”,可是華佗卻自詡為“下醫”。他說,其兄長為“上醫”,因為他“醫未病之病”,影響力只侷限在本村,知名度不高,但醫術最高明;二兄為“中醫”,能“醫欲病之病”,影響力達至全鎮;而華佗自己只能“醫已病之病”,雖能救死扶傷,效果明顯而影響廣大,其實只為“下醫”。

華佗雖謙遜,卻道出了風險與危機的含義。在我看來,風險就是“未病之病”,是類似於一種處於非病但又非健康的狀態,具有向危險和機會轉化的兩面性,而“已病之病”則更強調危機。

人類從未停止過與風險的抗爭,也從未停止過對“風險”認識規律的探索。一般情況下,就企業而言,風險是目標實現的不確定性,是預期目標與實際結果的差異表現以及非預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現代企業風險,除了自然風險以外,主要集中在影響企業到達目標彼岸的經營戰略、業績管理和遵紀守法運營操作全過程。這一概念與傳統的定義有著本質的區別。

傳統定義特指損失的不確定性。而目標的不確定性則包含兩層意思:

一是造成損失的可能性,二是喪失機會的可能性。任何“贏”的背後都隱藏著風險的力量。

因此,企業風險

=目標“未達”風險

=戰略目標“不至”風險+管理目標“不達”風險+法規“不合”風險

風險是危險發生前的一種徵兆訊號,是危險的預警。機會特指時機的徵兆。

風險與機會,就如同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風險與機會並存。

據此,我們可以發揮“超人的智慧”,透過減小風險造成的損失來增加價值,實現“達標”,還可以利用風險增強價值,實現“達標”。

基於這種認識,我們還能發現風險的深層涵義。

一、風險似水,既能載舟,亦能覆舟

風險與收益結伴而生。高風險意味著高回報,這是風險中的機會一面。對風險充滿恐懼,意味著你缺乏對風險的本質認識,缺乏信心和勇氣,註定與成功無緣。風險是一條“拋物線”,也意味著障礙、絆腳石、困難、困境、失意、失敗、損失和一無所有。風險左右成功,決定未來。

二、風險是“贏”的輸入資訊

如果一定要找到“贏”的原理,我認為是,輸入“風險”經過處理過程獲得“贏”的結果。

因為輸入了風險也就輸入了機會,沒有機會的輸入又怎麼能產生成功的輸出結果呢?無論是人生道路還是企業運營,既然已經上路就不能產生“不見風雨”的妄想。關鍵是明確方向和執著地走下去。想一想,運動場上風險多多,但有風險起碼證明自己還在比賽場上,守在觀眾席上沒有風險,卻永遠都不可能獲得名次。接受並參與風險其實就是邁向贏的第一步。

三、風險是利益天平的支點

由於風險的存在,價值並非一成不變。

這是因為風險是有成本的,風險對價值的影響存在減少的可能。但在一個平衡社會,尤其是在一個市場導向的社會,追求利益和回報是一種本能。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在利益的天平上搖擺。而風險就像利益的支點,影響著利益的走向和大小的波動。假如,在價值天平的兩端A=B,不利於A的風險情形出現了,採取一切應對努力仍然無法制止風險,風險的支點會向A移動,意味著A價值在減少,B的價值必然提高,天平就會傾斜。

為此,唯一的辦法就是對A的價值進行補償,再現平衡。

由於風險支點的存在,

新的價值=無風險原價值+風險補償(或報酬)

當企業集中進行專業化運作,或經過多元化失利與反思之後,調整戰略,企業“分立”成為首選。

所謂分立,是指公司將持有的子公司股份分配給股東,成為一個獨立的新公司。

對於股東來講,分立是個好訊息。一方面,適應潮流,取悅股東;另一方面,還源於風險對利益的支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