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後和數學教練威廉太太合影
幸運的女兒生活在這麼好的環境裡,有這麼好的老師,不但生活快樂,還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豐富知識,老師的獻身精神以及對孩子真摯的愛實在令人感動。
高倩說,離開學校我很高興,說明我長大了;但是,離開這些老師,我很難過。她在計劃著,要給老師們每人送一張感謝卡,寫上她的真摯謝意,寫上她的依依告別辭。
我說:“慢,這還不夠。”
我任中文學校校長時,曾為優秀教師頒發獎牌。所有獲獎者都是人生第一次領到具有西方風格的精美獎牌,個個興奮異常。
我決定以高倩的名義給老師們每人訂製一面“獎牌”,我把想法對高倩說了,她很高興但又略有遲疑。我知道她一定在考慮,這要花不少的錢,我們平時是很節省的。我說,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環,你在這兒受到這麼好的教育,我深深為這些老師感動。我們離開了,他們還在這裡年復一年地做著平凡的事,我們怎麼感謝都無法償還他們的付出。高倩看我主意既定,激動地抓著我,大叫:“Daddy,我好exciting( 激動 )啊!老師們一定會非常高興!”
教孩子感恩(2)
離學期結束只有幾天的時間了,我趕到專門製作獎牌的公司加急定製。8塊“獎牌”於學期結束的前一天按時取到。
學期的最後一天是同學老師們互相道別、互贈小禮品的日子。高倩提著一個裝滿“獎牌”的提包穿梭於幾個教室之間。收到意外禮物的老師們既感動又興奮。有位老師對她說,我當了這麼多年的教師,還從來沒得過獎,這是我得到的第一個Award,我要把它掛在最顯眼的地方。
給威廉姆斯太太的那個“獎牌”略有不同的是在獎牌上方嵌上了高倩手持獎盃和老師的合影。照片下方的金屬牌上刻著:
親愛的威廉姆斯太太:
謝謝您為我所做的一切,
我會永遠記住您的獻身教育的精神!
——倩
威廉姆斯太太擁抱著她,對她說:“我要永遠把它掛在我的教室裡,我要告訴學生們關於你的故事。”
多年以後,高倩回母校去看望她,這塊“獎牌”仍然掛在教室的牆上。老師見到她,總是指著這塊牌子對在場的學生說:“這就是倩,就是我給你們說過的那個倩。”
無論在美國還是中國,中小學老師都是一個低收入、大工作量的群體。他們對社會、對每個家庭的貢獻影響深遠。他們是社會上的一個偉大群體,他們為基礎教育所做的貢獻是非凡的。不過,僅有感動是不夠的,我們應該永遠感激他們的奉獻,感激這些陪伴孩子走過人生重要旅程的人。應該永遠、永遠地感激和感恩!學生們不但要常回家看看父母,還要常回學校看看老師。
有感動就要感恩。從小培養孩子懂得感恩,是塑造孩子優秀品格的重要一環。
讓孩子體驗艱苦(1)
——一起“拓荒”,蓋房子
在大學城買一塊地,在這塊土地上自己動手,和孩子一起伐木、造房。這對她來說是人生獨特的一課,是書本知識無法替代的。在這方面,我從不吝嗇她的時間,不擔心因此影響她的學習。她也很理解我傳輸給她的“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優越的生活條件”的人生啟示。
做父母者可以竭盡所能地為孩子提供最好的學習和拓展人生的條件,但是,卻未必要,甚至一定不要為他們的孩子提供最優越的生活條件。
讓孩子從小多瞭解社會,體驗艱苦,他們才會變得成熟、堅強。
大學城的文化氛圍和工作環境使我決定在此定居。1992年,我們打算蓋一座房子。我有自己動手的癖好,所以,一家人商量後,決定自己動手蓋房子。我們買了一塊地,實際上是一片小樹林,一日之間從無產者變成了美國“地主”。
走進這塊長著100多棵大小橡樹的小樹林,猶如走進小小的童話世界,不禁想起女兒小時看得如醉如痴的《小木屋》系列小說。羅蘭·英格斯懷德在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出生於威斯康星州,從小隨父母駕著馬車四處遷移尋找墾地,先後住過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堪薩斯州的大草原、明尼蘇達州的梅溪畔等。到了65歲時,羅蘭花了10年時間把她早年的經歷寫成了9本書的《小木屋》系列。她住過的小木屋如今已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去那裡憑弔,感受先人們當年艱辛的墾荒生活。
小時的女兒多次讀過這一系列小說,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