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方位,然後過去跟你匯合。”
第九章 拾荒
賀寧和湯力分開行動之後,在公園裡面轉來轉去的找了很久,可就是找不到公園管理處在哪裡,跟好幾個在公園裡面散步遛彎兒的人打聽,也沒有人知道,最後有人告訴她,他在這附近住了快十年了,就沒聽說過有這麼個單位。
難道說這個公園根本就是被棄管了麼?賀寧看看周遭那些早就已經破敗不堪的設施,倒還真的有點相信這種說法,並且她一路轉下來,也沒有發現任何監控裝置的影子,最後只好選擇放棄,不再浪費時間,打電話詢問了一下湯力所在的位置就直接趕過去與湯力匯合了,反正這裡只是一個棄屍地點而已,加上這個被害人的屍體碎塊分佈面積特別廣泛,也不能夠根據這個公園裡發現了頭部就直接斷定兇手就住在這個公園附近的區域,所以在這件事上浪費太多時間沒有意義。
之後他們又在公園的樹林之類地方找到了三塊屍塊,其中一塊是假的,另外兩塊是真的,把這些都裝袋收好之後,一行人就返回了公安局,把這些新的發現一併送到了法醫那邊,沒用多少時間,那邊就根據死者的頭部和麵部狀況復原了死者的相貌,死者是一名男性,年紀已經不小了,法醫判斷應該是在六十五歲以上,結合相貌還原的結果也沒有任何的出入,賀寧把還原後的死者相貌發給a市各個分局,希望能夠儘快找到與之相符的失蹤人口,能夠儘快確定死者的身份。
這一次他們的運氣還不錯,很快就有了訊息反饋回來,某派出所之前接到過一起報案,報案人是一對中年夫婦,報案稱自己的老父親失蹤了,一直聯絡不上,希望警察能夠幫忙把老人給找回來,報案是在四天之前,目前還沒有任何進展,那名被報案失蹤的老人相貌與死者相貌相似度幾乎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因為警察辦案需要高度謹慎,所以誰也不會在作出判斷的時候說出百分之百這樣絕對的話,一般都會留出一點餘地,以表示足夠客觀,那麼這樣一來,就基本上可以確定死者就是那名被家人報案失蹤的老人了,賀寧又進一步瞭解了一下情況,得知那名老人今年七十一歲,是土生土長的a市本地人,老伴兒在六年前因病過世,他和他的子女不住在一起,但是一家子都在本地。
於是其他人繼續尋找依然不知所蹤的其他屍體部分,賀寧和湯力帶著面部還原的效果圖去找這個名叫李高發的老人的女兒女婿,他們兩個人也是報案人。在透過電話,確認老人的女兒女婿都在家之後,根據他們報案時候留下的住址,賀寧和湯力很快就來到了他們兩個的家裡面。
李高發老人的女兒名叫李玉秀,今年四十歲,是一名個體商戶,根據她自己的介紹,就是在自己家住處附近承包了一個書報亭。她的丈夫名叫馬剛,目前是一名飯店幫廚,以前也做過不少其他的工作,基本上屬於只要能夠補貼家用,什麼賺錢多一點就做什麼,剛巧趕上他輪休,要不然的話下午那個時間段他應該已經出發去飯店上班了,要到半夜才能回來。
“你們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情況麼?什麼時候發現李高發老人失蹤的?”賀寧在他們家的小客廳裡面坐下來,拿出本子做記錄,李玉秀和馬剛的經濟狀況可能也比較侷促,房子又小又舊,家裡面也沒有什麼像樣的傢俱,就連賀寧屁股底下的那隻舊的布藝沙發也因為念頭太多,坐墊下面的彈簧都塌了,木質結構的框架也有些發散,坐在上面時不時的就會發出一聲令人心裡不踏實的吱嘎聲。
“是這樣的,我們是在我們報案那天往前數三天的時候吧,發現我爸失蹤了的,我爸家就住在離我們家隔著兩三條街的另外一個地方,走路過去的話也就十幾分鍾就到了,平時我晚上報停關門了,我老公也去飯店上班了,我們也沒孩子,我也沒有什麼事兒,我就會去我爸那兒,幫他收拾收拾,買點菜,做點飯什麼的,後來前陣子我姐說她要把我爸接到她家裡頭去住一陣子,我覺得也挺好的,老頭兒也換換環境,省得總在家裡頭沒意思,我媽沒了之後就剩他自己,也是聽不容易的,”李玉秀愁眉苦臉的對賀寧和湯力說,“所以我就以為我爸肯定是被我姐給接走了唄,哪能想到她那個人竟然說一套做一套,壓根兒就沒把我爸節奏,我要是早知道她就是說說好聽的,根本不打算做,我早不就每天都照舊過去看看我爸了麼!也不至於像現在似的,我爸到底哪天丟了的我都不知道!”
“玉秀,你就事論事,別說姐姐家的事兒,現在最重要的是爸到底怎麼了,不是你控訴姐姐和姐夫的時候,那都是家務事,別拿出來給警察同志添麻煩!”馬剛在一旁用胳膊拐了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