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部分

與中國工業注重產量而忽視應用技術、偏重於基礎科研相反,美國在這一領域所存在的教訓,卻是與此正好相反。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政府一度放鬆了政策引導,致使數控機床產量增加緩慢,於一九八二年起被後進的日本超過,並開始大量進口。直到從九十年代起,糾正過去偏向,數控機床技術上轉向實用後,產量才又逐漸上升。

遺憾的是,中國政府在這些基礎產業方面地投入卻是一直不足,並且在政策決策方面再三地犯有諸多失誤——國家曾經相信透過“引進”和“合作”便可以學習到世界領先的科技,而現實則以“事實”狠抽了中國人的臉。

以飛機地心臟發動機為例,美國製飛機發動機的使用壽命為八千小時以上,俄羅斯產為四千至六千小時,但中國製造卻僅有二千多小時,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戰機極少出現在戰場上的原因之一吧。

與此相類似地還有坦克發動機,如果使用國產發動機的話,一場大的戰役下來,發動機也就基本是需要更換了,這也是為什麼國產主戰坦克如今地發動機全部都是進口的原因。

已既往地經驗來看,即便是胖妮將這所有地生產製造圖紙都免費贈送,要等到成功地仿製、製造成功,恐怕還是要等到牛年馬月的吧……

德國是於一九五六年研製出第一臺數控機床的,他們特別重視數控機床主機及配套件之先進實用,其機、電、液、氣、光、刀具、測量、數控系統、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效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門子公司。

日本則是透過規劃、法規, 如“ 機振法 ”、“ 機電法 ”、“ 機信法 ”等來引導發展,在重視人才及機床元部件配套上學習德國,在質量管理及數控機床技術上學習美國,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自一九五八年研製出第一臺數控機床後,一九七八年起產量超過美國,至今產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日本 FANUC 公司在產量上居世界第一,銷售額在世界市場上佔百分之五十,在國內約佔百分之七十。

與這些國家相比,中國的相關政策和做法就極有些匪夷所思了,甚至當張知秋在甫一看到相關資料的時候,都以為是國外小報對國家地惡意抹黑。

被許多事實給沉重打擊到了地張知秋,在聯想到國家坐擁三萬億美元地外匯儲備,卻既沒有用來改善民生降低物價,也沒有用來振興國防強化海防,甚至對於作為國家基礎的教育與工業也都是近乎於一毛不拔的時候,心情終於是惡劣到家了

“算了,老子他馬的不管了”

張知秋地這句脫口而出地國罵表明,李詠儀地惡趣味終於得到了張知秋地回報——胖子一時間意識到卻是被一個“老外”給看了自己地笑話,不知不覺間已是連脖頸都變得通紅。

事實上,國家地這些鉅額外匯儲備,大多數是用來購買了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的國債,穩定了他們惡劣地經濟環境,發展了其國內經濟;少部分用來直接投資國外並虧得一塌糊塗且無需有人對此負責,還有一些,則是不聲不響地填補了眾多國企歷年來接二連三於國外投資地鉅額虧損黑洞。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於鉅額地外匯儲備,給中國帶來地卻是無窮地負面影響,國民未受其利,卻已是深受其害。

首先因此而遭受損害的是經濟增長的潛力,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流入,代表著相應規模的實物資源的流出。

換句話說,中國拿著自己辛辛苦苦、節衣縮食所生產出來地產品和礦產,換來地卻不過是幾張紙片,如果中國的外匯儲備超常增長持續下去,後果不問可知。

其次是非常現實地帶來了利差損失。據保守估計,以投資利潤率和外匯儲備收益率的差額的百分之二來看,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年損失高達一百多億美元,而美國將美元地惡意貶值,更是一次次明目張膽地洗劫。

再有就是高額的機會成本損失。中國每年引進大約數百億美元的外商投資,但國家為此卻是要提供大量的稅收優惠,同時又持有鉅額的外匯儲備閒置不用;這樣,一方面是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儉用借錢給外國人花。

如此鉅額地外匯儲備,還削弱了國家宏觀調控的效果。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負有無限度對外匯資金回購的責任,因此隨著外匯儲備的增長,外匯佔款投放量不斷加大。

外匯佔款的快速增長不僅從總量上制約了歷年以來宏觀調控的效力,還從結構上削弱宏觀調控的效果,並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