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約有二十米長,出去之後的地勢為喇叭形,前窄後寬,數以萬計的“白鬍子無鱗魚”就是那喇叭口中結成滾桶式“魚陣”,堵住了水下通往外界湖泊的去路,到了那裡就過不去了,“白鬍子魚”是喀拉米爾山區水中才存在的特殊魚類,其特點是體大無鱗,通體皆青,惟有鬚子和嘴都是雪白的,所以才得了這麼個名字。胖子說:“災難之門”後邊的“白鬍子魚”,大大小小不等,平均來說都有半米多長一尾,那巨大的魚陣翻翻滾滾,根本就沒辦法過去,除非讓它們散開。
Shinley楊說:“白鬍子魚雖然不傷人。但種群數量龐大,本身就是一咱潛在的威脅,咱們從水下穿過的時候,倘若落了單,就有可能被魚群圍住失去與其它隊員的聯絡,咱們應該設法將魚陣事先擊散,然後才能透過。”
我對眾人說:“自古漁人想破魚陣,需有鬼帥出馬。但咱們身在崑崙地下深處,上哪去找鬼帥?而且就算真有鬼帥可以驅使,怕是也對付不了數萬條半米多長的白鬍子魚。”
明叔等人不知道什麼是“鬼帥”,請問其詳。我讓胖子給他們講,胖子說你們知不知“烏鬼”是什麼?不是川人對黑豬的那種稱呼。在有些漁鄉,漁人都養一種叫鸕鷀的大嘴水鳥,可以幫忙潛下水裡捉魚,但是得提前把它的脖子用繩紮上,否則它捉著魚就都自己咪西了,這種水鳥的俗名就叫“烏鬼”。
凡事養“烏鬼”捕魚的地方,在一片湖泊或者一條河道的水域。不論有多少鸕鷀,都必有一隻打頭的“鬼帥”,鬼帥比尋常的鸕鷀體形大出兩三倍,那大嘴比鋼勾還厲害,兩隻眼睛精光四射。看著跟老鷹差不多,有時候漁人乘船到湖中捕魚,但是連續數日連片魚鱗都捉不到,那就是說明水下的魚群結了魚陣,這時候所有漁民,就要湊錢出力,燒香上供祭祀河神,然後把“鬼帥”放進水裡,不論多厚的“魚陣”,也架不住它三衝兩鑽,便瓦解潰散。
但這裡的環境得天獨厚,所產的白鬍子魚體形碩大,非是內地湖泊中尋常的魚群可比,這種魚在水裡遊起來,那勁頭能把人撞一跟頭,恐怕縱有“鬼帥”也衝不散這裡的魚陣。
藉著胖子給大夥白話地功夫,我已經打定了主意,既然已到了魔國的大門前了,就絕沒有不進反退的道理,沒有“鬼帥”,但我們有炸藥,足可以把魚群炸散,但從水下通道潛水穿過,必須五個人一次性過去,因為我看這道巨大的“災難之門”並非一體成型,而是用一塊塊數米見方的冰山水晶石,以人工搭建的,不僅刻滿了大量的圖形符號,而且石塊之間有很多縫隙,可能是水流量大的時候沖刷出來的,刀可以是修建的時候故意流下,以減輕水流的衝擊力對牆體的影響,爆破魚陣用的炸藥不能太少,太少了驚不散這麼多的白鬍子魚,但炸藥多了,衝擊波一定會把一部分水晶牆破壞,這堵巨牆是上古的遺蹟,說不定牽一髮動全身,“災難之門”就此崩塌。
無法進行準確的推算,但看這道牆壁的結構,如果爆炸一旦影響到“災難之門”,將全產生一咱波動效應,兩分鐘之內,從主牆中塌落下來的石塊會把通道徹底封堵,在此之前約有一分關鐘的時間,應該是相對安全的,只有抓住波動效應擴散之前的這一點時機,從門中穿過,而且一旦過去了,就別想再從原路返回。
我把可能要面臨的危險同眾人說了,尤其是讓明叔提前有個心理準備,現在後悔了往回走還來得及,一旦進了災難之門,就沒有回頭路了。
明叔猶豫了半天,咬著牙表示願意跟我們同行,於是我們裝備整齊,下到水中,三個氧氣瓶,胖子自己用一個,由他去爆破魚陣,Shinley楊同阿香合用一個,我和明叔用一個,明叔大半輩子都在海上行船,水性精熟,在水下跟條老魚一樣,阿香雖然水性平平,但有Shinley楊照顧她,絕對可以讓人放心。
喀拉米爾山底的河水,非常獨特,又清又白,這裡的水下很少有藻類植物,最多的是一簬秘石吞的透明小蝦,構成了獨特的水下生態系統,進到水底,開啟探照燈,只見四下裡白光浮動,水下的石頭全是白色的。
一片碧綠的水晶牆上有個將近十米寬的通道,用水下探照燈向通道前方照射,對面的水域顯得十公渾濁,無數白鬍子魚後一隻銜著前一隻的魚尾,它們所組成的魚牆無邊無際。蔚為壯觀,把連線外邊的河道堵得死死的,水流的速度似乎併為因此減緩,可能在地下更深處,還隱藏有其它分支水系。
我和明叔、Shinley楊、阿香四人等在洞口邊等待時機,胖子帶著炸藥遊過通道。它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魚陣前濁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