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31| 222

卻堅定地搖頭說:“不。”

這還是楚昭第一次聽見阿熙說話,聲音嫩嫩的,非常可愛。肯說話就是好事,雖然楚昭有些頭疼,還是耐心地引導他:“可是,獾郎不會用筷子,長大後被別人喂是很丟臉的,他就要餓肚子了。”

誰知阿熙竟然回答:“他活該!”

楚昭皺起了眉頭,才相處了一天,他就發現這孩子極度缺乏同情心。所謂同情心,就是一種對他人不幸遭遇和痛苦情緒產生共鳴,並對其行動表示關心,贊成,支援的情感。而阿熙明顯缺乏這種共鳴。

想起今天在《幼兒心理學》上看到的,同情心不僅可以抑制攻擊行為,而且被看做是親社會行為最主要的動機源。即使對於鐵血的帝王而言,適度的同情心也是必要的。楚昭雖然不希望阿熙成為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聖人,但更不想看到他變成藍田王那樣的畜生。

想起藍田王的豐功偉績,楚昭堅定了決心:不行,必須要從小就給予正確的引導。

行動力極強的楚昭立即在頭腦裡翻開育兒大全,開始一本正經地教導兩個小朋友:“阿熙,你看看,你比獾郎長得高,還會用筷子,真是很能幹,所以你不能欺負獾郎,為兄很不喜歡你這種行為。”

專家在書上說了,要讓孩子分得清楚自己的行為和自己的區別,明白家長只是對自己的行為生氣,而不是自己,這樣他們就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指責和不悅,從而加深印象,改正錯誤。

楚昭說完,就滿懷期待的等著面前的寶貝承認錯誤。哪知現代專家的育兒經驗顯然對古代問題兒童不見效。

一直埋著頭的阿熙突然抬起頭,眼睛瞪得大大的,大聲說道:“你才不是我哥哥!”

楚昭一下子就怒了,死小孩,說什麼呢?

不過想到書上說過:無論何時,切忌不要對著小孩子發怒。楚昭就將怒氣忍了回去,儘量柔和地說道:“怎麼能這麼說呢?下次再這樣,阿兄就不喜歡你了。”

誰知阿熙卻一下子站起來,帶著哭腔說道:“不喜歡就不喜歡。”雖然又倔強又兇狠的樣子,其實已經眼淚汪汪了。而且還一下子就跑了出去。

留下咬著小勺子的獾郎仰脖子看得眼冒小星星:(⊙o⊙)

楚昭給站在那裡很不安的小盒子使了個眼色,小盒子立馬追了出去。

-_-#果然都是小惡魔,所以他一點都不喜歡小孩子。

楚昭想了想,就問蘇溪下午兩叔侄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恩怨情仇。蘇溪便一五一十把他走後的事情講給楚昭聽。

兩為小殿下都到了興慶宮之後。

熙殿下一直不和獾郎殿下玩。除了一開始楚昭遞給熙殿下的益智積木和木頭龍之外,他也不動其他玩具,搶玩具之事完全是子虛烏有。

反而是獾郎殿下把所有玩具都攏到身前,也不知道是誰給他灌輸的概念,認為楚昭這裡的玩具全部都是他的。後來把熙殿下的積木都拿了過去,熙殿下也不搶,就自己一個人抱著木頭龍坐在那裡,看著獾郎殿下玩。那時候還是很有長輩風範的。

到了晌午睡午覺的時候,獾郎殿下玩得開心了不肯睡,熙殿下也很乖地躺在床上。可蘇溪去看了他們幾次,發現鬧著不肯睡的獾郎殿下反倒很快就睡著了,而乖乖躺上床的阿熙卻一直睜著大眼睛,既不睡覺,也不說話,就那麼安安靜靜地躺在床上。

之後周醫正來給兩位小殿下檢查身體,用金針刺了一下手指頭,獾郎殿下哇哇大哭,熙殿下卻一點反應都沒有。

可能是看熙殿下很勇敢很厲害,後來獾郎殿下就主動找熙殿下玩。誰知玩了沒多久,獾郎殿下就壓著大一些的熙殿下,要騎大馬……

“然後呢?”楚昭很平靜地聽著,只是兩個孩子的很正常的爭吵,他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蘇溪嘆了口氣,回答道:“然後熙殿下就把獾郎殿下暴打了一頓,還把他所有玩具搶了過去堆在自己身後,挪不動的寧願弄壞也不給獾郎殿下玩。獾郎殿下被嚇壞了,一直哭到現在。”

楚昭總算知道這場風波是怎麼一回事了,怪不得阿熙那樣委屈又生氣。楚昭想了想,還是起身走出宮殿,問了暗衛,一路找到御花園的水池邊,總算找到了阿熙。

卻見小盒子守著傷心的阿熙,小傢伙蹲在那裡,小肩膀一抽一抽的,對著什麼東西吧嗒吧嗒掉眼淚,一邊還嘀咕著什麼。

楚昭走近一點,就聽阿熙一直在小聲認錯:“阿爹我錯了你不要不喜歡我。”

想不到自己弟弟背地這麼悶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