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安靖時期則是寬之無度,導致貪汙*,外戚專權,黨爭嚴重。為君者壓制不了下屬,所以朝政便亂成了一鍋粥,你方唱罷我登場。
昭殿下雖尚未加冠,卻讓人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因為強大的能力,反倒使這位殿下的年齡和出眾的外貌,漸漸沒有人敢掛在嘴邊了。
朝會之後,黑騎軍後便突然消失,就像他們閃電一般出現那樣,大臣們都試探著走出家門,互致問候,互通有無。
祭祀天地祖宗之前,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給殿下加冠。不論如何,也得把皇位交給一個成年人手裡,老楚家的列祖列宗才能放心啊。雖然楚昭十四上還沒有成年。
因此,在九月十五日這天,年僅十六歲的楚昭提前加冠,冠禮由名滿天下的大學者鍾紹京和盧家家主盧三顧以及崔家家主崔階主持。冠禮上宣讀了楚旭當年寫下的傳位詔書。
一日後,被封為安國親王的喻王世子楚昭登基為帝,改元“元嘉”。這一切都在大臣的操縱下,有條不紊的進行,身為其間的掌事者,其實也沒有多少事情可做。
大概真是因為楚昭放權放得太過爽快,不久便有大臣寫了奏摺,提議給新皇選妃,最好是把皇后也定下來。還提出了不少人選。這也是世家對於新皇的第一個試探。
殿下既然加冠,也算是成人,於公於私,都需要擁有自己的女人,繼而擁有自己的皇后。然後,由新皇后延伸出新一代外戚,繼而接管前外戚手中的大權。這是大楚王朝的慣例。
天家無私事,選擇什麼樣的皇后,其本質是選擇什麼樣的外戚,因此,從新皇對後宮的選擇裡,很容易就能看出皇帝本人的傾向。
當然,因為楚昭本人長相和氣度都很好,據正史記載,“若披雲霧,如對珠玉,舉止蘊藉,風神凝遠”,如此高富帥中的高富帥,在婚姻市場上自然十分吃香,各家女兒一聽是少年天子要選妃,沒有不開心的,甚至還有人因為落選而尋死覓活。其他朝代為了躲避選秀而到處花錢的事情幾乎沒有。
然而對於這些各懷目的,提議大婚的奏摺,楚昭全部留中不發。什麼反應也沒有。
大楚元嘉元年九月十八日,建業城郊。
少年天子楚昭正在大將軍韓起陪同下,乘坐著三十六人的步攆去拜謁祭掃太廟。
這次太廟祭祖,是崔景深安排的,而且崔景深特意關照太常,不妨搞得隆重一點。因為楚昭須要用這一隆重而奢華的儀式,向廟中的先祖,向普天之下的子民發出一個莊重的宣言。
——宣告舊世界的終結,新時代的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