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退隱回到故鄉貝德福德(Bedford)。索尼布恩幾年後也因身體不適退休,回到了佛羅里達。克拉克給這位老朋友1000萬美元作為養老。

為了貫徹“Q?S?C?V”(質量,服務,衛生,價值宗旨),克拉克於1963年開辦了“麥當勞大學”(最初叫“漢堡學校”)。凡是新員工都要接受不少於10天的訓練後才能正式上崗;各個分割槽的經理、助理、監察員或高階管理人員,也必須接受麥當勞大學的培訓。而進入公司工作6個月以上的員工,可以自願報名進修,畢業後就可擔任“專業經理”。培訓內容,主要是理解和掌握“Q?S?C?V”宗旨,熟悉“服務質量手冊”內容,包括管理、裝置和食譜三大項。麥當勞大學還設有研究所,是麥當勞高階職員進修的場所,其課程主要有經營管理、市場研究。

開辦“麥當勞大學”的第二年,麥當勞在全美己有637家分店。經過一番籌劃,麥當勞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正式上市。上市當天,低價是美元,收盤漲到30美元,一個月後漲到50美元。

克拉克在經營12年後,即1967年,麥當勞第一次漲價:每個漢堡包由15美分漲至18美分;借牌“特許費”則大幅上升。另一大變化:麥當勞快餐店的鋪面加以擴充,裝配了舒適、雅緻的桌椅,將過去以“路旁售賣”為主,變為“店內就餐”為主;將“交通便捷處”設店,變為“繁華鬧市區”設店。

1968年,克拉克退出了麥當勞,指定35歲的弗雷德?特納(Fred Tumre)為公司總裁,他是從一個廚師做起,直到升任總裁。

20世紀的70年代,美國作過一項調查,96%的孩子熟悉麥當勞,僅名列聖誕老人之後。

上面的故事概述了麥當勞的發跡史。

其實,麥當勞發展歷程所提供的經驗,最有價值的一條就是:將簡單的事情做到了不簡單。結果自然也就偉大了。

說到麥當勞的價值觀,也不過就是:質量、服務、衛生、價值。

一點都不復雜。

但一份簡明的選單,數千家分店都保持一貫的高質量,誰能夠完全做到?

標準、服務、衛生、經營等多方面的條件,也夠簡單的,但嚴格的貫徹,有力的執行,堅決的控制,誰能持之以恆,不走樣?

為了保證質量,麥當勞規定了苛刻的標準,規定了各種操作規程。例如,牛肉餅要經過40多項檢查,漢堡包製作超過10分鐘、炸薯條超過7分鐘,牛肉餅出爐超過10分鐘、蘋果餅出爐超過1小時,如果未能及時售出去,就不能再賣給顧客。

拿“監管”來說,麥當勞350頁的經營守則固然很好,最重要的是確保這些標準能夠真正貫徹執行。麥當勞總部的管理人員經常下去考核,根據標準進行評定,從法式炸雞所含的油脂量到洗手間有無肥皂。只要有偏離,必須馬上採取補救措施,包括警告,若仍然不合格,就取消特許經營的資格。

有一次,克拉克在視察某公司分店時,發現停車廠有堆用過的餐巾紙,這顯然違反公司的清潔標準。他一氣之下,抓起一把餐巾紙,怒不可遏地衝進店裡,當場開除了該店經理。

一個企業的成功並沒有什麼神秘莫測的東西,只不過是提供了一些“取悅”顧客的服務,並比競爭對手做的更好一點,做的持久一些。

5。範思哲:致命的吸引力(1)

1946年12月2日,詹尼?範思哲(Gianni Versace)在義大利的南方出生。誰也沒想到,25年後,這個從小裁縫店裡出來的小夥子,就擁有了自己的品牌——範思哲。

小時候,範思哲喜歡在母親開的一家“巴黎淑女”的裁縫店幹活。他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母親在裁剪時既不看圖畫線也不用紙樣,只是凝神思考並在胸前畫個十字,然後操起剪子在衣料上一氣呵成。他專心跟母親學藝,九歲時,在母親的幫助下設計了第一套禮服。上中學之後,由於不感興趣學校的課程,中途輟學幫助母親搞服裝。1972年,米蘭的一家服裝製造商看中了他的設計,打電話給他母親,希望他能夠北上米蘭。他欣然啟程。

米蘭,開啟了範思哲的視野,也向他展示了服裝設計的美好前景。

1978年3月28日,在米蘭的永恒大廈,範思哲舉辦了由自己名字命名的女裝展示會。範思哲品牌從此誕生。從此,也誕生了一位時裝設計大師。

那麼,為什麼“範思哲”只用了短短的幾年,就能與聞名於世的阿瑪尼、古